臺北市
25°
( 26° / 23° )
氣象
2025-11-09 | 創新聞

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年底揭幕 重現三千年繩紋與營埔文化記憶

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年底揭幕 重現三千年繩紋與營埔文化記憶

【創新聞記者 陳雅琪/雲林 報導】雲林縣文化資產再添新亮點!全台唯一結合水庫工程與考古遺址展示的「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將於2025年12月29日正式開幕。為迎接開館,縣府特別於11月8日舉辦「佇山頂徛家」(意指「住在山頂」)常設展導覽活動,邀請文化志工與民眾搶先入館體驗,為正式營運前進行導覽測試與實務培訓。

此次導覽由南科考古館協同主持人林芳儀老師領隊,結合導覽人員培訓課程,讓未來的專業講解員能透過實地操作熟悉展區動線與觀眾互動應對,提升開館後的導覽品質。活動吸引近30位考古與文化愛好者參與,現場互動熱烈,參與者紛紛表示對雲林史前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年底揭幕 重現三千年繩紋與營埔文化記憶

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由雲林縣政府委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曾永寬教授團隊營運管理,展覽核心聚焦於「古坑.大坪頂遺址」的珍貴出土文物。展區以陶片、石器及生活器具為主要展品,並透過空間敘事重現史前聚落的生活場景,呈現距今約三千至兩千年前「繩紋文化」與「營埔文化」的交會與發展。

「古坑.大坪頂遺址」於湖山水庫工程環評階段被發現,地層保存完整,揭示出豐富的文化堆積層與人類活動遺跡。該遺址於民國97年9月23日被指定為雲林縣考古遺址,成為縣內最具代表性的史前文化遺產之一。

為保存並推廣這份文化記憶,雲林縣政府於湖山水庫旁設立人文遺址館。該工程自109年5月13日動工,至112年2月20日竣工,總經費達新臺幣1億676萬1,243元。建築設計除兼顧水資源與生態永續,更預留文化教育空間,奠定今日遺址館的展示基礎。


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年底揭幕 重現三千年繩紋與營埔文化記憶

遺址館的展覽空間位於館內五樓,整體設計融合考古研究、環境教育與文化展示功能,打造一處「知識與自然共生」的文化場域。民眾未來不僅能近距離欣賞史前文物,更能透過數位互動與沉浸式展演,深入理解古坑地區早期人類的生活智慧與環境適應方式。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的啟用,不僅是雲林文化保存的新里程碑,也象徵地方文化能量的凝聚與延續。縣府未來將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及專業考古機構合作,辦理系列教育推廣、兒童考古體驗營與遺址學習課程,讓更多人了解雲林深厚的文化脈絡,激發對土地與歷史的情感連結。

「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不只是展示過去的地方,更是讓文化記憶在現代重生的場域。」陳處長強調,未來將以此館為核心據點,推動文化觀光、社區共學與考古教育,讓三千年的雲林故事持續在時代長河中閃耀。(照片/雲林縣文化觀光處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