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你與文學的距離! 2025臺北文學季「靈距離」3月起跑 暢聊數位浪潮下的當代溝通術
文化局主辦的「臺北文學季」將自3月2日正式起跑,並於今(25)日在臺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活動起跑記者會。今年文學季以「靈距離」為題,希望透過科技工具等多重議題探討數位浪潮下的「溝通術」,從3月到6月陸續以系列活動、主題特展、市圖好書展、國際華文作家及文學閱影展等分別策畫,以「靈距離」的概念為核心出發,邀請民眾一起拉近文學與你我的距離。記者會開場由景美女中與成功高中兩校手語社合作,以充滿活力的舞蹈結合手語動作,呈現出溝通的不同形式與熱烈可能性,最後更於現場教學「我們之間沒有距離」的手語動作給在場貴賓。
隨後臺北市文化局蔡詩萍局長致詞中表示,臺北文學季是每一年文化局的招牌活動,其預算規模、活動規劃與三個月以上的時程,都是文化局歷年的重點項目。「尤其是活動邀請到許多『國寶級』作家,例如臺下的貴賓平路、李昂,或者是在座年輕的文學界朋友一起共襄盛舉,身為文化局局長內心只有『感謝、感謝、再感謝』。」蔡詩萍以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為例,指出「文學創作具備一定程度的孤獨」,然而透過文學交流等特別的方式,打破數位網路時代的孤獨感,讓靈魂得以對話。今年在文學範疇下邀請到許多跨領域的活動講師加入陣營、響應號召,希望能將文學一波一波推出去。
臺北文學季總策畫封德屏,則先感謝臺北市文化局的支持與信任,讓文訊團隊經營臺北文學季滿十年以上,團隊期許活動規劃上要「一年比一年好」、「傾囊而出」,幸而臺北文學是無盡的寶藏,她說道:「因此我們每年才都可以更深入挖掘、編織、召喚出臺北文學的不同面向。」封德屏認為「靈魂對談」乍聽會認為「何其奢侈」,然而放置於文學的脈絡下又能領會到其「何其容易」:「讀一段小說的對話、一首詩的韻律,靈魂都會受到觸動。」她認為文學與藝術是最容易讓「靈魂沒有距離」的表現,儘管現今溝通工具更多元,然而人們卻似乎比以前更害羞,而這正是因為「每個靈魂都需要訴說、告白、對話」,而文學就是讓人保持感動的方法。最後她呼籲,臺北文學季長達三個月的活動每場都精采可期,跨領域、斜槓的講師群都被文學範疇所容納,最後希望引領民眾回到閱讀。
閱影展策展人楊元鈴回顧自己也是第十次擔任策展人,很榮幸每年都能分享自己對文學與電影的熱愛,能讓世間的美好相遇。本次閱影展規劃兩位「焦點影人」,其中美國知名作家兼編導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紐約三部曲」等電影,正是聚焦「人與靈魂的存在意義」,其電影作品與文學創作互相輝映,「他以文學創作、以影像書寫」;而另一位則是「第一代西藏電影導演」萬瑪才旦(པད་མ་ཚེ་བརྟན།Pema Tseden),他從高中就開始創作,強調以藏語、私人視角書寫,透過魔幻寫實的手法,帶領人們理解藏人的靈魂觀、世界觀與宇宙觀,本次將放映他的8部電影作品,包含其遺作之一《雪豹》。最後楊元鈴更以萬瑪才旦的話為結尾:「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也許你會遺忘它;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希望人們一起看見文學與電影相遇的結果。
最後則由作家代表、國家文藝獎得主平路致詞,她認為自己作為常駐臺北的作家是何其幸運的,除了有「文學媽祖婆」封德屏帶領的文訊專業團隊「庇佑」、更有最知曉文字奧秘、作家怪癖的文化局長蔡詩萍一起心神相遇。她說自己尤其喜愛今年的主題「靈距離」:「因為每一次寫字或者每寫一本書,最希望的無非就是拉近跟讀者的靈魂距離,或者與自己筆下的主人翁交換靈魂。」她認為在現在被3C產品相隔成一片一片的碎片化時刻,幸好我們仍能藉由文字、影像等創作,重新連結彼此,讓人與人之間的靈魂能夠「零距離」。啟動儀式則由蔡詩萍局長與封德屏社長一同上台,透過兩人舉著板子,以俏皮地靠近、合體形式,寓意逐漸讓靈魂「零距離」的互動,宣告2025臺北文學季正式啟動!
開幕式臺味「辦桌」熱鬧開場!以對談、音樂呈現「多語臺北」
2025臺北文學季系列活動的開幕式「同桌共伴‧造溝引水」,選定3月2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巴洛克花園以類似臺味「文學辦桌」的方式呈現,邀請作家馬翊航擔綱整體策畫,「開場:開寶箱的好日子」探討臺北文學的形象,接著「伊的裝扮,吾个替身:三種話術」再邀請作家顏訥、鄧九雲與馬翊航一同暢聊不同語言下——原住民語、客語、台語、華語等——「多語臺北」的文學形構;而最後「講唱會:麥克風試音」橋段,則由榮獲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的創作歌手法蘭Fran、曾獲KKBOX未來風雲之星的哲學民謠創作組合Theseus忒修斯,分別以英語、華語、台語等多語言多聲道演唱。
多元活動打開溝通管道,跨領域講師讓文學超展開!
本次臺北文學季系列活動更改過去型態,除了傳統講座、對談外,本次更新增多元型態、更多元、「斜槓」領域的講師群。「靈魂觸碰」邀請到作家/影評人馬欣、諮商心理師海苔熊以「溝通」為主題暢聊對話;關注性別的作家/學者李欣倫與腦科學專家/學者謝伯讓,談談世俗的刻板印象究竟有沒有道理;作家/記者李桐豪搭配音樂/訪談類型YouTuber那那大師,則要暢談「訪問的藝術」與倫理;作家/樂評人馬世芳在明星咖啡館的「飲食體驗」則帶出日常餐桌對話;演員陳家逵的「限定讀劇會」則教導民眾學會聲音表情的溝通術。
「人生通譯」則試圖觀照他人的生命,從異鄉人、諮商者、無家者等社會議題出發,邀請前記者/作家房慧真與司法通譯/作家羅漪文展開指定讀本的「讀書會」,談論臺灣現今的移民/工議題;而作家徐珮芬與心理諮商師周慕姿則帶領民眾探討當代心靈的黑洞;關注弱勢的作家林立青與NGO「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剛勇,聊聊大眾對無家者的刻板印象與生存困境。
「語彙生成」則探討數位浪潮下科技工具的革新,由前工程師/作家寺尾哲也與人稱「PTT創世神」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始人杜奕瑾,探討生成式AI如ChatGPT等如何改變未來文學圖景;而Instagram粉絲突破30萬的作家張西則與YouTuber呱吉則以KOL視角談談當今多元的社群媒體生態;而小說家黃崇凱與編劇/小說家洪茲盈則一探「非典型科幻文學」的書寫在臺灣當代的發展。上述講座中有兩場將以直播形式共同讓民眾線上參與。
此外,還有「欲望發聲」特闢創作工作坊,由作家劉梓潔領路小說創作、言叔夏引導散文書寫,以高規格邀請對寫作有興趣的民眾參與;此次「青春直擊」延續校園講座系列,由作家不朽、蔣亞妮與兩間高中合作講座,更邀請詩人潘柏霖首開不限學校的「在籍學生」限定場,讓學子可以更輕鬆與作家提問、對談。
國際華文作家張翎5月訪臺,回望當代女性與戰爭處境
每年度最具國際文學交流意義的「國際華文作家」單元,今年邀請遠道自加拿大而來、當代海外最重要的華人女作家張翎訪臺,其著作《餘震》改編為獲獎無數的知名電影《唐山大地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亦盛讚她的小說創作,本屆將透過她小說中最關注的議題,展開多元且深刻的對話。首場講座由作家朱宥勳主持,邀請重磅小說家平路,談論當代小說如何書寫歷史;接著由學者楊翠、與知名作家鍾文音以性別角度,談論「女性」創作與張翎筆下的女性;最後則由師範大學教授須文蔚,與經手張翎多部著作的資深出版人曾文娟,前進校園與學子直擊對談,透過探討張翎現正書寫的「戰爭三部曲」,理解張翎的寫作議題與核心,以及背後重要的時代意義。
市圖「解答知書」、剝皮寮「幾個波浪號才對~?」特展延伸對話
自3月17日起連續一個月,文學季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各分館攜手辦理「解答知書──市圖好書展」,在臺北市各區分館透過精選相關書單、行動書車,並邀請讀者挑選最有感覺的字句填寫問卷,一同透過閱讀找到解答、與書對話;每年的文學特展皆從生活議題面向,帶出觀眾對文學的討論,本次策畫「幾個波浪號才對~?」特展,於4月19日至5月18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透過現在充斥於日常的訊息,討論那些不同世代、不同文化圈使用「文字」與「符號」的慣習及其字外之別。展覽共分為三個展區,展區一「訊息比例尺」邀請社會語言學家謝承諭、版塊設計李明總監、justfont字體設計團隊,嘗試列舉臺灣訊息語境中經常出現的言外之意,並分析訊息情境的成因與相關知識。展區二「作家風格試紙」邀請李昂、袁瓊瓊、黃麗群、吳曉樂、李奕樵、盛浩偉等42位寫作風格各異的作家,在相同情境下以發揮個人風格為原則,創作/回覆不同語氣與情緒的訊息。展覽尾聲「訊息創作實驗室」展區,鼓勵觀眾匿名參與訊息的創作,一起思考更多元的文字表達方式。本展《溝通失敗傷心故事集》電子專書,也將隨著展覽開幕後上線,其邀請十位文學、電影、音樂、攝影領域的創作者,書寫關於自身溝通失敗的故事。從特展到專書,在在傳達一則訊息的字裡行間,有多少未被察覺的情緒,也有許多被過度詮釋的語氣,縱然溝通失敗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但只要傳出這則訊息,理解彼此真心的機會就會更多一些。
閱影展5月底開跑,「靈魂的詩意」重溫保羅‧奧斯特、萬瑪才旦
壓軸的「臺北文學‧閱影展」訂於5月23日至6月5日在光點台北電影院與光點華山電影館登場。世界局勢的動盪不安依舊持續,烏俄和中東戰火越演越烈,因此透過文學與電影,讓人找到靈魂底層的力量。今年的閱影展特別以「靈魂的詩意」為主題,目的就是從心靈再出發,藉由兩位跨界作者——當代美國文學最影響力作家之一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與2023年因突發心臟病去世、當代最重要的藏族創作者萬瑪才旦(པད་མ་ཚེ་བརྟན།Pema Tseden)——的專題回顧,找尋文學電影中的內在能量。
喜愛文學的市民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了臺北文學季3月份登場的講座、讀聚會等多元活動,即日起民眾可至官網報名參加,現場亦將保留部分名額予民眾。此外也和博客來、誠品書店合作臺北文學季網路及實體店面書展,還與詩生活、市民書店、現流冊店等獨立書店與理想の部屋、直物生活文具等選物店家,共計10家臺北在地特色店家合作,只要憑2025臺北文學季手冊即可享有消費優惠,本次更與各獨立書店合作最想推薦店內讀者的「覆面書」,成為獻給顧客的「無聲告白」。今年臺北文學季也首度邀請臺灣在地品牌「歐客佬OKLAO」、「在欉紅」推出聯名紀念品「淬煉親密掛耳咖啡」與「凝聚甜蜜在地果醬」。而歐客佬與茶飲品牌「飲冰室茶集」亦將贊助活動贈送飲品給讀者。此外,亦邀請線上串流平台「KKTV」、「Giloo紀實影音」;共享行動電源服務「ChargeSpotTW」;媒體「Openbook閱讀誌」、「Bella儂儂」參與合作,讀者們有更多機會拿到多種好禮。趕緊呼朋引伴一同參與3月到6月滿滿的文學季活動,以溝通探討文學與你我的距離!更多活動資訊請鎖定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粉絲頁或臺北文學季粉絲頁。活動亦有精美手冊,民眾可至臺北市各藝文場館免費索取,或至活動官網下載電子版,活動專線請洽(02)2343-3142轉301。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出席桃市青諮會優點子提案成果發表會 張善政鼓勵善用AI工具深化公共參與
(2 小時前) -
出席桃園職業總工會代表大會 蘇俊賓:攜手合作共創優良就業環境
(2 小時前) -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與漢翔航空工業產訓合作
(2 小時前) -
多哥籍宏泰號貨輪疑拖斷台澎第3海底電纜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