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2 | 台北市政府

西松國小-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臺北市西松國小新聞稿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 位:臺北市松山區西松國民小學

地 址:臺北市松山區三民路5號

聯 絡 人:輔導主任許興華

聯絡電話:0922948906

【發稿日期:114年4月22日】

【主題: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

【臺北報導】本校自108學年度開始,便參與由「中華數位人文關懷協會」媒合的「城鄉共學」活動,四五六年級20多位學生,每年與一所原民學校,在師長及大學隊輔的帶領下,進行為期一年的深度交流活動,交流內容包含寒假期間住在原民學校的「部落體驗」、第二學期原民學校到本校住在學伴家中的「都會體驗」、以及共同於網路上進行「網路學習」活動,期望孩子透過活動的參與,體驗不同的生活與文化,學習「看見」、「關懷」與「改變」;除了109學年度因疫情無法實體交流外,近年先後交流過的學校為花蓮縣春日國小、屏東縣口社國小、臺東縣廣原國小、屏東縣賽嘉國小(泰拉慶民族實驗小學),今年交流的學校則為宜蘭縣金洋國小。


西松國小-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本校於1月21日至25日,至宜蘭縣金洋國小進行五天四夜的交流活動,親師生一行30人,會同國立臺北商業大學24位大學生及6位國中八年級之小導演,浩浩蕩蕩前往原住民學校宜蘭縣金洋國小體驗探索與學習原住民的生活型態、學習方式與深刻了解在地文化內涵。


為深入接觸與了解當地的特色,住宿在學校教室,學習則在廣闊的林野山間與原民部落。1月21日初見面,金洋部落耆老為大家帶來泰雅族文化祭典,傳統的祈福儀式牽動起孩子們內心對原住民文化的好奇,接續進行的部落探索,更幫助孩子們深入了解泰雅族食衣住行的文化精隨,如:編織、狩獵與香菇種植…等;另安排南澳古道踏查,深入兩百多年前山居原民交換物資及活動的生活步徑,更藉此串聯各泰雅部落,體會原民通往南澳平原取鹽路途之艱難。1月24日的南澳南溪漂漂流冒險,體驗原住民先打獵豐收後,帶著山肉乘筏自河流上游順流而下返回部落的驚奇之旅。


1月25日上午進行成果發表活動,播放3部自西松國小畢業目前就讀國中八年級的小導演,全程側拍城鄉共學活動之歷程,專業完整的活動記錄影片讓大家再次回味這段充實美好的學習之旅,參與活動的孩子們心中之悸動久久無法停歇。


為了讓孩子們留下精采文化體驗與學習的美好回憶,利用繪本製作時間,記錄下這段童年的冒險,描繪遇見的傳奇人物,所有的奇幻的旅程,成就『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 」滿』的故事魔法!


豐富的學習造就美好的回憶,總是引人想要不斷品嘗,3月26至28日,金洋國小師生至本校回訪進行三天兩夜的都會體驗;為讓全校學生更了解泰雅族文化並擔任優質的小主人,本校於兒童朝會透過視訊系統介紹泰雅族原民文化,讓學生們了解不同的生活型態,並懂得理解彼此相互欣賞。


金洋師生到校後,學校師生於兒童朝會辦理歡迎活動,金洋的師生進行口簧琴單簧及多簧的合奏,提供學生們難得的原民文化體驗,充份展現泰雅族的音樂之美;白天上課時除了跟著學伴入班學習外,本校另安排以球會友、閱讀及兒童樂隊特色課程體驗、小巨蛋冰宮體驗活動,讓金洋學生體驗臺北的學習活動與深具特色的活動空間。


放學後則跟著本校的學生,體驗臺北學生放學後的生活,或至安親班上課、或在校參與社團活動、或至101俯瞰臺北市、或至臨近的饒河夜市逛街夾娃娃等,各式不同的夜間活動,除了實際感受臺北的氛圍外,更連結了彼此的情感、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三天兩夜的快樂時光很快就過去了,週六下午兩校的孩子們帶著不捨的心情在本校集合,等待離別時刻的到來,孩子們或揮手道別、或握手話別、或相擁而泣,再再顯示出孩子們這一年來的深厚友誼及心中的離情依依,離別是重逢的開始,孩子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的再見面。


我們也會透過線上學習持續牽起西松金洋孩子們後續的共學之路,透過Padlet網路平台,分享所見所聞、說說心中所感所想,延續金洋部落學習時累積的學習動能與城鄉友誼,為一年的交流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 西松國小-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 西松國小-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 西松國小-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 西松國小-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 西松國小-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 西松國小-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 西松國小-城鄉共學 驚奇探索 遇見「ㄩㄢˊ」滿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