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國小-日本核子避難設施協會參訪大龍國小防災交流活動
臺北市大龍國民小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大龍國民小學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哈密街47號
業務聯絡:學務處江佳珍主任(02) 25942635轉828
新聞聯絡:劉國兆校長 0953873868
【發稿日期:114年4月24日】
【主題:日本核子避難設施協會參訪大龍國小防災交流活動】
【臺北報導】日本核子避難設施協會成立於2003年,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其主要目標是建造符合一定標準的核子庇護所。符合特定標準的核子掩體旨在能夠防禦核攻擊期間預計會發生的四種損害:爆炸(衝擊波)、熱射線、輻射和殘留輻射(感應輻射和放射性塵埃)。
此次參訪由理事長池田時浩乙行6人訪台,大龍國小是唯一的非官方行程。大龍國小是大同區的防災重點學校,除建置防災教室,設計防災APP校本課程,與鄰近的保安宮、孔廟及保安里等辦理社區防災工作坊,更申請設置教育部防災進階校園,是真正將防災融入到校園生活的學校。
貴賓蒞校由榮獲臺北市音樂比賽西區國小團體AB組直笛合奏第三名佳績的直笛隊,吹奏好聽的樂聲迎接貴賓的蒞臨。接著由六年級學生擔任校園各景點的解說員,第一站是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築的崇聖樓,具有文化性、藝術性與科學性三大規準,也保有日治時代的建築風格;第二站則說明歷史建築崇聖樓的防災與衛生保健等特點;第三站是每年教師節在臺北孔廟辦理的釋奠典禮中,已有93年悠久歷史的大龍國小佾舞隊,擔負起典禮中的重要任務,學生也在現場跳了一段佾舞讓來賓欣賞;第四站是防災教室,裡面除了情境建置,也可上演防災小劇場,進行防災APP校本課程。
接著在大龍國小及家長會、臺北市防災輔導團召集人曾文龍校長代表致贈禮物後,由校長劉國兆進行簡報,介紹大龍國小防災教育、防空教育的實施方式,並介紹校園的防災設備,簡報中還看到一張距今幾十年前的防空演練照片,與現在的防空演練照片兩相對照,現在的防空避難動作是「跪姿身體微拱」、「胸口離開地面」與「雙手遮住眼耳」;而幾十年前的防空避難動作最大差異在於身體姿勢是趴下,其餘則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雙方交流防災的意見後,接著帶著貴賓實地參觀大龍國小防空避難及防震疏散的地點後,結束了短暫而寶貴的交流活動。大龍國小除了持續努力提升防災準備工作,同時也為我國的外交工作盡一份心力!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園管局舉辦高軟園區CEO聯誼會 搭建企業交流新平台」
(55 分鐘前) -
深化產學合作 嶺東科大與台糖公司延續20年情誼共築永續未來
(59 分鐘前) -
東海學生訪中市議會年輕代議員分享從政經驗
(1 小時前) -
2025臺灣國際地熱論壇 地熱新紀元:技術創新與永續發展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