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原住民衛生自治條例》修訂案通過
發稿單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聯 絡 人:黃櫻花(02-27208889分機2073)
發稿日期:中華民國114年5月20日
《臺北市原住民衛生自治條例》修訂案通過
臺北市回應族人3大福利 補助額度調高至4萬5,000元
為維護臺北市原住民健康權益,《臺北市原住民衛生醫療自治條例》修訂案,於5月14日臺北市市議會三讀通過。本自治條例自94年訂定,提供北市上萬名族人醫療補助、健康檢查、保健推廣教育等服務措施。然而族人的就醫樣態改變,且平均醫療支出日增等,反映已不符現今需求,在臺北市議會全力支持下,通過修訂本自治條例。
臺北市擁有完整的醫療院所服務,原住民族人口數逐年攀升,本市原住民醫療服務需求不再僅限於住院,也包含門診與急診等需求,另外原住民家戶受限於家庭可支配所得,優先以家庭消費支出為主,相對地壓縮醫療保健支出,造成族人即便身處都會地區,大多族人仍不願意投資於醫療保健上,甚至罹病也不願意就醫而延誤就醫。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減輕原住民家戶經濟負擔,本自治條例修正提供3大福利,第一、擴大醫療補助項目,過往的醫療補助項目,是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告原住民因族群性、文化之特殊性所衍生的醫療保健服務作為補助項目,本自治條例放寬,針對原住民整體健康進行評估,修訂後會更具臺北市的特殊性。第二、首度納入「就醫」需求,不再僅限於「住院」需求,包含近年來族人就醫需求,如惡性腫瘤門診與急診,皆可以納入服務項目,對族人為一大福音。第三、調高補助額度至4萬5,000元,原本醫療補助上限為3萬元,考慮原住民家庭可支配所得,以及統計近20年醫療保健類(醫療費用)的年增率為1.45%,修訂補助額度為4萬5,000元。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表示,通過《臺北市衛生醫療自治條例》修訂案,主要提升原住民族人「整體」健康權益,具體提供族人3大福利,包含擴大醫療補助項目、首度納入「就醫」需求、提高補助金額至4萬5,000元,以回應族人真實的需求,未來將納入各項行政法規中落實執行,更完善臺北市原住民的醫療服務。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高齡駕駛肇事破5.8萬件 釀禍主因前三名曝
(29 分鐘前) -
丁學忠、張嘉郡聯手奔走 雲林海口大排1.5億防潮工程動土
(36 分鐘前) -
彰化YMCA「力挺孩子,不餓肚子」開跑了 愛心粽暨營養午餐幸福募集
(46 分鐘前) -
台南夫妻遭暴衝1死1傷 護理師路過CPR搶救
(1 小時前) -
三峽母接孩身亡!兒女招魂哭喊:媽媽回家了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