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貴賓參訪北市綠廊 促進城市綠化與永續發展
發稿單位:園藝管理所
發稿日期:114年7月30日
發稿時間:13:45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聯絡電話:0928-880031
承辦聯絡人:吳旻靜
聯絡電話:0921-104352
國際貴賓參訪北市綠廊促進城市綠化與永續發展
馬來西亞柔佛州昔加末市(Segamat)參訪團今(7/30)日由市議會主席 Tuan Haji Mohd Helmi Bin Dato' Haji Sha'ri 率領,偕同城鄉規劃與公共建設相關官員來訪臺北市,受到工務局公園處熱情接待,雙方就都市綠化建設系統、公共空間管理、市民參與機制以及營造人本友善環境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分享寶貴經驗。此次交流重點聚焦於「捷運綠廊(士林至劍潭段)」之參訪,展示臺北市在推動永續城市建設與串聯綠色生活網絡方面的具體成果,也象徵兩市在城市規劃與生態永續領域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昔加末市市議會主席 Tuan Haji Mohd Helmi 表示,臺北市在都市綠化、友善步行與生態永續方面的規劃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在活化交通基礎設施、創造多元共享空間、結合歷史文化與商圈活力的整合策略,極具參考價值。此次參訪不僅實地考察捷運綠廊,也深入了解臺北市在公園綠地維護、花卉景觀營造與智慧管理上的做法,對昔加末市未來推動城市更新與綠化策略有重要借鏡意義。他並表示,希望未來雙方能持續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深化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與觀光推廣等多方面的合作關係。
公園處表示,此次參訪團參觀的重點為「捷運綠廊(士林至劍潭段)」,此綠廊原位於北淡線高架橋下,隨著士林周邊再生計畫的推動,市府以「驛 × 憶 × 藝」為設計主軸,融合歷史人文、生活記憶與藝文特色,成功轉化原有空間為舒適友善的人行廊道,提升區域連通性與空間使用效益。綠廊設計採用多層次植栽、透水鋪面與無障礙步行設施,打造市民友善的散步、運動與休憩場域,更為士林夜市觀光客提供等待停留空間。植栽規劃方面,沿線搭配金英樹、仙丹、杜鵑等季節性開花灌木,並因應橋下微光環境,選用白鶴芋、紫錦草、腎蕨等耐陰植物,不僅美化都市景觀,也有助於降低熱島效應。捷運綠廊更與基河公園、士林官邸公園串聯,形成完整的綠色生態網絡。
設計過程中,市府重視公民參與,透過多場工作坊與說明會蒐集民意,進行方案優化。整體以「光廊道」為設計概念,結合線性空間與光影互動,沿線設置「藝影廣場」、「姿藝劇場」等彈性空間,提供市集、表演與藝文活動使用,呼應商圈活絡氛圍。中段的福德洋圳保留少見的開蓋式水圳,並設置「福德洋憶」跨橋,結合水波紋投影,喚起地區舊稱「福德洋」的水文記憶,營造出「流光水影」的視覺意象,展現士林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臺北市長期致力於「以綠串城」的發展理念,推動低碳、友善的人行城市空間,並透過國際交流廣納各國城市經驗。此次與昔加末市的互訪,不僅展現臺北在公共空間再利用與綠化建設方面的豐碩成果,也期盼藉此強化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模範父親齊聚一堂 王惠美:愛與孝要及時
(10 小時前) -
觀光新力軍整裝待發! 第10期領隊職前訓練結訓,為台灣觀光注入新能量
(10 小時前) -
家扶童走進封測廠 矽品一日工程師體驗超吸睛
(10 小時前) -
大埔排骨飯暖心送愛 民眾冒雨排隊喊:太感動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