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複合型事故演練 基市強化港區運輸命脈災害應變機制
地方中心/基隆報導
隧道複合型事故演練 基市強化港區運輸命脈災害應變機制
基隆環境多山,且平均降雨日數亦於國內名列前茅,民國99年時國道三號基隆七堵段發生崩塌事故,於102年時發生連日豪雨造成落石事故,今年更是於基隆市槓子寮山、外木山及復興隧道等地方陸續傳出大規模崩塌或是落石事故,而基隆市除山多之外,為強化交通運輸聯繫,亦有不少隧道,因此為加強基隆市遇災時之應變能力,基隆市於日前擇定中山隧道進行演練。
消防局表示,本次演習為基隆首次以隧道等重要交通設施為演習標的,演練情境為隧道口之邊坡因連日豪雨等極端氣候影響造成土石滑落事故,進而引發電動車遭土石掩埋,後方油罐車追撞且油料外洩等陸上重大交通事故之複合型災害。
演習過程,針對電動車部分,消防隊員以SIID(現場評估Size up、車輛辨識Identify、固定車輛Immobilize、關閉電源Disable)之處理原則進行事故搶救,並搭配基隆市消防局之穿刺冷卻滅火系統及ONE-SEVEN泡滅,再車輛完成斷電後,以穿刺之方式,將泡沫及水注入車體,進而達到降溫效果,有效控制災情。
此外,因隧道若發生火警,濃煙易於隧道蓄積造成高溫高熱的搶救困難環境,為加強縣市間災害應變合作機制,本次演習亦請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支援雙軸排煙車,以利救災過程之進行;油料洩漏事故除基市環境保護局投入人力外也聯繫了環保署北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支援救災,此凸顯出基隆市面臨複合型災害時,能迅速應變,並能立即建立縱向橫向之溝通合作,以加強基隆市之抗災能力
基隆市副市長林永發表示,本次演習除市府團隊及外部支援單位外,也感謝港務分公司與市府合作加強災情預想之演練,因港區隧道為貨櫃及運輸的命脈之一,如發生災情,應於第一時間啟動應變機制,藉由多邊合作,方能防止事故擴大,降低民生及交通等層面的影響。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台中購物節 等你來秀」 10強海選出爐 8/21決賽爭奪首獎20萬
(6 小時前) -
中捷將達千萬人次 盧秀燕:萬秀限定站「愛環保」歡迎tag
(6 小時前) -
東海大學與臺灣世界少棒聯盟強棒出擊 提供一站式服務訓練基地
(6 小時前) -
中市環保局「空品感測器物聯網」 再獲亞太永續行動及臺灣永續城市雙料金獎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