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打造兒童友善城市 跨局處守護兒少健康與權益
記者黃家柔/桃園報導

「共『童』照護 兒少身心健康安全」專題簡報。
桃園市長張善政2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婦幼發展局、衛生局、教育局與社會局「共『童』照護 兒少身心健康安全」專題報告後表示,四月為兒童月,市府秉持兒童權利公約精神,推出四款象徵兒童基本權益的「Q萌大使」,並將透過社區與學校巡迴宣導,提升社會對兒童權益的關注。市府亦將持續改善兒童遊戲空間與公園設施,致力打造安全、友善的成長環境,盼各界共同守護兒童福祉,攜手營造幸福童年。
婦幼發展局指出,市府積極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兒童整合性健康服務及早期療育計畫,去(113)年已服務超過3.2萬名兒童,並與91家醫療院所、逾200位醫師合作。市府將透過早期療育,及強化口腔、視力及發展篩檢機制,守護兒童健康。此外,今(114)年將持續佈建親子館至31處,並推出「友善托育補助2.0」計畫,強化照護資源。
張市長盼各界共同守護兒童福祉。
衛生局說明,市府推動3歲以下兒童常規疫苗接種率已達95%,並針對中低收入戶嬰幼兒提供輪狀病毒及腸病毒疫苗全額補助;今年起,腸病毒疫苗補助更進一步擴大至6歲以下兒童,降低重症風險。此外,市府與牙醫師公會合作,至托嬰中心與衛生所提供0至未滿6歲兒童牙齒塗氟服務,去年塗氟率已達76.9%,今年目標提高至80%。
教育局表示,市府攜手牙醫師公會、藥師公會,推動校園用藥安全、毒品防治、視力保健、口腔護理及心理健康等健康促進計畫,連續多年獲教育部評為健康促進績優縣市。另為深化兒少權益教育,亦推動多元宣導活動,如戲劇、桌遊與舞蹈等,並自去年3月設立「心靈加油站」,提供電話與線上諮詢,協助學生即時獲得心理支持。
社會局科長簡報。
社會局指出,市府持續強化各項兒少福利與保護措施,包括設立兒少代表機制,讓兒童參與政策討論,在各局處會議中表達意見。而市府推動「守護家庭小衛星」方案,結合65個團體,在76處社區據點提供課後陪伴、課業輔導與親子教育,並針對兒少保護案件進行跨局處聯防,確保受虐或脆弱家庭兒童獲得即時與妥善照顧。
教育局主任簡報。
更多新聞推薦
● 清明連假第2天 高公局估國道9路段易壅塞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中鋼針對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將持續關注發展
(44 分鐘前) -
高雄兒童藝術節熱鬧登場 首日即20萬人一同《樂高雄》 陳其邁:歡迎來衛武營樂一波!
(45 分鐘前) -
違規左轉撞高雄輕軌 騎士遭開罰並函送法辦
(1 小時前) -
清明連假高雄酒駕大執法 首日取締30件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