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府召開河海小組會議 關切河川水質及海域環境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28日下午召開「臺南市政府推動河川及海洋污染防治小組」會議,相關局處檢討113年水質改善成果,並擬定後續推動策略,持續落實河川與海洋污染整治,展現守護水域環境之決心。
環保局表示,臺南市主要流域整體水質明顯改善,全市河川嚴重污染比例長度自112年37.6公里下降至113年29.8公里,污染長度減少7.8公里,顯示水體環境逐步改善。然現況水質尚有不佳區域,以急水溪鄰近畜牧業廢水尚未完全資源化且持續排放水體,致113年有惡化發生,將持續加強業者輔導與稽查管制,並推動糞尿資源化與集中處理廠建置,以力拚119年達成無嚴重污染河段之願景。
畜牧污染防治方面,環保局與農業局積極推動糞尿資源化,截至113年已有307家畜牧場完成資源化,每年施灌農地面積約377公頃,有效削減BOD約4,832公噸,並於柳營區推動示範區,完成設置八翁里畜牧糞尿集中處理中心(一期),另於114年3月舉行二期工程開工典禮,未來完工後將可有效處理柳營區74%的畜牧污染量,進一步提升當地水質。此外,台糖公司善化、南沙崙畜牧場亦推動畜舍現代化改建,導入密閉式豬舍及沼氣再利用、太陽能綠電等設施,預期每年可降低用水量達75%,並減少碳排約2,000公噸,成功打造節能減碳的典範。
海洋污染治理方面,市府漁港所已於安平、將軍等5處漁港設置海洋廢棄物暫置區,去年共清除處理網具15.5噸、廢棄物88.46噸及蚵棚2,394公噸,並推廣新型蚵棚及禁用保麗龍浮具,落實蚵繩、蚵殼等漁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逐步有效改善海洋環境污染問題。
臺南市政府強調,水環境整治是一項跨領域的長期任務,未來將持續強化跨局處的合作,推動更積極的稽查管制措施與創新技術,落實源頭污染管控及資源循環再利用,以實際行動守護河川與海洋環境,讓臺南真正實現「水清魚現、永續宜居」的城市願景。
更多新聞推薦
● 卓揆拜會立院各黨團 盼朝野支持並儘速通過「特別條例」度「對等關稅」關卡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彰縣榮服處攜手雪中送炭關懷協會 端午前關懷榮眷傳遞溫情
(36 分鐘前) -
彰縣「閱讀磐石」榮獲10項大獎 獲獎率蟬聯全國第一
(45 分鐘前) -
南投縣府赴日本關西四國 推展觀光深化國際行銷版圖
(1 小時前) -
翻轉教育落差刻板印象 斗六教師研習中心全面升級
(1 小時前) -
金牌教練曾自強新書出版 攜林郁婷、李承威子弟兵府城分享甘苦談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