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4° / 23° )
氣象
2025-05-06 | 台灣好新聞

紓解交通壓力 竹市慈雲路交通改善工程開工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紓解交通壓力 竹市慈雲路交通改善工程開工
竹市慈雲路交通改善工程開工敲磚儀式。

新竹科學園區從業人數已突破17萬人,帶動周邊交通需求大幅攀升。作為通往園區的重要幹道之一,新竹市慈雲路長期承受龐大車流,尖峰時段車流量超過5,000輛,經常造成壅塞,交通壓力日益沉重,地方居民與通勤民眾因此長年呼籲進行慈雲路交通改善。在克服重重挑戰後,慈雲路(龍山西路至光復路一段)交通改善工程,6日舉行開工典禮,代理市長邱臣遠親自出席表示,此次開工的路段為龍山西路至光復路一段,預計將於115年上半年完工。工程完成後,將有效紓解車流壓力、提升通行效率,改善市民與園區通勤族的行車體驗。

邱代理市長表示,慈雲路交通改善工程的亮點之一,是針對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之間的路段進行重要的瓶頸改善。由於現有的人行天橋設計造成車道寬度不足,導致該路段長期以來交通壅塞,因此針對天橋及側溝將進行整理與退縮,進一步釋放道路空間,未來將新增一車道,使原本僅有單車道的路段恢復為雙車道,以有效紓解往市區方向的車流壓力。除此之外,為解決車輛迴轉所引發的人車衝突,市府也將進行人車分流的改善設計,提升整體通行的安全性與效率。在交通改善部分,同步在慈雲路規劃設置貨車裝卸貨停車彎與公車停車彎,讓大型車輛停靠不再影響主線車流,進一步優化交通動線。整體工程除硬體施作外,也搭配交通號誌的調整,透過尖峰時段秒數的優化,降低人車衝突與等待時間,讓道路使用更順暢。這些措施的推動,不僅反映出市府對交通工程細節的用心,也展現持續以科學化、系統化的方式,提升城市道路品質與市民通行安全的決心。


紓解交通壓力 竹市慈雲路交通改善工程開工

慈雲路廊改善工程範圍。

交通處指出,慈雲路從龍山西路至光復路一段,因人行天橋的關係導致車道寬度不足,從2車道變成1車道形成交通瓶頸,這次工程改善將調整人行天橋的位置,增加1車道,紓解往市區的車流;此外,迴轉道長期以來人車衝突,不僅影響行人安全,車輛也因停讓行人而回堵,因此迴轉道將重新規劃,將人、車分離,讓行車與行人更加安全;而龍山西路與慈雲路長期車流交織衝突,也會新增號誌管制車流,讓車流更加順暢。

更多新聞推薦

幽靈連署案黃呂錦茹提抗告遭駁確定羈押禁見 楊智伃轟「政治辦案不演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