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榮登「THE跨學科科學排名」私立綜合大學第一 跨領域科研實力獲國際肯定
記者葉志成 /桃園報導

以理工起家的中原大學,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與科研布局,展現厚實的研發基礎與跨域能量。
中原大學在國際評比再傳捷報。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26「THE跨學科科學排名」,共94個國家、911所大學入榜。中原大學首次競逐即獲佳績,全球排名為301-350名,台灣名次為第11名,除醫學背景大學外,中原大學更榮登全國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推動「跨領域科學研究」的整體成果獲得國際肯定。
2026「THE跨學科科學排名」(2026 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ankings)係依據學校「跨領域科學研究」的推動成果進行評比,涵蓋四大科學學科,包含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工程學(Engineering)、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物理科學(Physical Sciences)。其中一項研究涉及兩個或更多科學學科,則被認定為跨學科科學。
中原大學副校長兼研發長吳宗遠表示,中原大學目前共有9個學院,在「跨學科科學」除傳統的理、工、電資3大學院外,近年更成立跨學科與跨學院特性的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和半導體產業學院2個學院,因此不同領域的老師常有機會合作共同研究一跨領域的重要問題。

「2025前瞻薄膜科技論壇」於中原大學登場,台日學者齊聚探討薄膜技術在醫療與綠能領域的跨域應用。
吳宗遠進一步舉例,中原大學最具國際能見度的薄膜研究中心,目前除水資源與能源永續等重要研究問題外,另一個重要投入的研發項目是生醫領域的精準醫學,這是整合校內化工系、機械系、醫工系與生物科技學系等跨領域科學合作的例子。而目前中原大學薄膜中心也積極和國際知名大學如康乃爾大學、東京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進行研究合作,是國際上重要的薄膜研究重鎮。
該項排名評比指標包含「投入(資金與基礎設施)」(Inputs)、「過程(管理支持與成果推動)」(Process)及「產出(研究品質與聲譽)」(Outputs)等3大面向,向下推展包括研究經費、設備、行政支援、推廣、成果發布、研究質素、聲譽等11個細項指標,藉以衡量各大學對跨學科研究的支持與成效。中原大學首次參與評比即大放異彩,取得台灣第11名的佳績,除醫學背景大學外,更名列全國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充分展現「跨領域科學研究」的深耕布局與整體實力,已受到國際專業機構高度肯定。
中原大學表示,本次排名佳績是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象徵校方在研究體質、跨域鏈結與科研文化累積已達國際水準。未來將持續以教育理念「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為核心,深化跨領域研究能量,擴大學術的社會影響力!

" />
中原大學與科技大廠共建AI機器人5G專網實驗室,培育跨域科技人才。
更多新聞推薦
● 檢出自星國進口化粧品原料含蘇丹紅 食藥署公布14家業者產品有疑慮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
一起種下未來 大地處號召企業打造城市綠色碳倉
(7 小時前) -
高雄航線新突破 麗星夢郵輪首創 直航菲律賓新航線
(7 小時前) -
毒駕快篩上路 南港分局查獲本日北市首件唾液檢出毒駕案
(7 小時前) -
中市地籍圖重測作業即將開跑 地政局11月底陸續召開宣導會
(7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