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7° )
氣象
2016-10-07 | 房地王新聞

從房市「供給需求比」看房價之後趨勢

[房地王/盧振池報導]


房地產市場從2014年第4季之後,多頭行情就開始反轉至今,已經達到兩年之久,有些人認為谷底時期已經夠久了,也有些民眾持續看壞未來的行情。然而,不論是股票市場或是房地產市場,市況變好或變壞的關鍵因素都和「供給、需求」脫離不了關係,所以想要知道目前房市的供需狀況、哪一個城市的房價比較有支撐?就要從房市的「供給需求比」看起。



從房市「供給需求比」看房價之後趨勢
▲房市如果供給量控制得宜,未來景氣的復甦力道就會比較強。



大家都知道經濟學亙古不變的道理就是:「供給大於需求,價格看跌;需求大於供給,價格看漲。」而房地產市場的供給、需求狀況可以從住宅使用執照戶數、房屋移轉棟數這兩者的比例中得知。


六都今年初至8月底的住宅相關數據統計表



地 區
住宅使用執照戶數
房屋移轉戶數

台北
3,749
13,925

新北
9,749
25,768

桃園
14,314
25,008

台中
6,912
20,568

台南
3,923
10,465

高雄
5,772
19,820

資料來源:內政部


內政部營建署每個月公布的住宅使用執照戶數,代表的是新成屋建案市場裡釋出的戶數,屬於房市的供給面;各市地政局每個月公布的房屋移轉棟數則是民眾買房子的數量,屬於房市的需求面。兩者的比例(使用執照戶數/房屋移轉棟數)越高表示新屋的供給越多,房價較不具支撐力道;比例越低表示新屋的供給較少、或民眾購屋的需求面不弱,未來房價比較有看頭。



從房市「供給需求比」看房價之後趨勢


從今年1月到8月底內政部公布最新的數字顯示,六都的房市供給需求比以桃園市的57.2%最高,其餘的城市大多在30~38%之間。而桃園市這高出其他城市將近20個百分點的房市供給需求比,主要是今年有龜山區的機場線A7合宜住宅完工交屋所致,使得現階段桃園市的新成屋市場有較大的供給過多的壓力,未來的房價回升速度也可能比其他五都還慢。




從房市「供給需求比」看房價之後趨勢
▲桃園市的合宜住宅交屋,拉高了房市的供給需求比。



相對的,六都之中以台北市的26.9%房市供給需求比最低,這是因為台北市的土地發展已經接近飽和,可釋出的新成屋案也較為有限,所以別看現在台北市的房價面臨較多的修正幅度(房地產顧問機構Knight Frank公布2015年第2季到2016年第2季的全球房價數據,台北市房價的跌幅為7.7%,排名居全球第二差的城市),未來只要房地產市場的景氣露出回升的跡象,房價可能比其他五大都會區更早反彈。



從房市「供給需求比」看房價之後趨勢
▲台北市新成屋的供給量並未過多,為以後的房市發展增加復甦力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房產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