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8° / 24° )
氣象
2016-11-28 | 房地王新聞

內政部最近提出「基準地價」對房市發展有利有弊

[房地王/盧振池報導]


內政部最近提出以「基準地價」的概念,用來取代現有的公告地價、土地公告現值。這項和公告地價、土地市值息息相關的土地稅制修正措施如果實施,對於未來房地產的稅制會有很大的變革,已購屋或準備購屋的民眾不可不知。 目前現行的官方計算土地價格依據分為公告地價、公告土地現值這兩種。但是現在的公告地價、公告土地現值和真正的土地市價三者有很大的金額落差,公告地價大約是市價的4分之1、公告土地現值大約是市價的2分之1至4分之3,所以各縣市政府如果拉近這三者金額的差距,稅金就會大漲而惹起民怨。




▲政府對於土地價格的認定將推出新的計算方案。


現在內政部有意採用更科學、更精準的方式,利用現有的「不動產實價登錄」大數據資料,計算出所謂的「基準地價」,把計算的層面精細到街道路寬、使用區分、交易密度等因素,這樣可以取代舊有以較大面積、較不精準的「區段估算」出來的公告地價、公告土地現值,做為日後土地課稅的依據,而且可能採取「一年一調」基準地價的方式,讓地價稅金的計算根據更貼近市場現況。


地價計算的三種依據



項目
公告地價
公告土地現值
基準地價(規畫中)

作法
由官方地價估查人員依調查結果劃分區段、估計地價後,提交給地價評議委員會審議後公告
由地價人員調查區內土地買賣、收益等情況再估計區段地價,經地會評議委員會評定後公告
以不動產實價登錄大數據資料,計算出較貼近市價的土地價格基準數字。

公告頻率
每3年1次
每年1次
每年1次

課稅依據
地價稅
土地增值稅、遺產稅、徵收土地價格
所有土地相關稅賦

資料來源:房地王整理


從房地產課稅力求公平、資訊透明的角度而言,實施「基準地價」方案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讓過去複雜的土地稅制計算變得單純一點,不會像現在民眾被公告地價、公告土地現值的差別搞得昏頭轉向;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每3年就大漲稅金、區段大面積的以偏概全、含糊計算稅金的情況發生,讓地價的上漲與下跌、稅金的增加和減少都有所依據,民眾也比較無話可說。



基準地價需有配套措施


然而,實施「基準地價」的缺點則是民眾相關的土地計價稅金有可能大幅增加,不利於不動產後勢的發展。原因是前面所說的,政府想要拉近這三者金額的差距,就已經形成「稅金大漲、民怨四起」的局面,如果貼近土地市價的「基準地價」取代了公告地價、土地現值,只怕相關稅賦不是只有這次漲30%而已,會引起更大的民怨。




▲基準地價的計算數值主要來自民眾土地交易的實價數據。



不過,有房地產、或打算購屋的民眾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課稅基數如果修正,稅率也會隨之變動,讓繳交的稅金不致於增、減幅度波動太大。例如市價200萬元的土地,公告地價只有50萬元,以自用住宅用地稅率0.2%計算,地價稅就是1,000元(50萬 × 0.2%);日後如果換上「基準地價」是200萬元,自用住宅用地的稅率就可能下修到0.05%左右,地價稅就仍然維持1,000元(200萬 × 0.005%)。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房產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