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8° )
氣象
2024-06-05 | 住展房屋網

建築業減碳迷航 小心五大暗礁

建築業減碳迷航 小心五大暗礁

文/朱福山、施絢傑、王奕淳



520後,新政府首要課題是如何交出一張「亮眼的百日成績單」,推動減碳力道只強不弱。建築產業是公認碳排大戶,在這波來得既強且急的海嘯面前,就算想站在第二排觀望,所受衝擊也與第一排無異。現在正是應對求生的黃金時刻,如何選擇將決定興衰。

建築業減碳迷航 小心五大暗礁

四月下旬,一個週六的午後,新北市一處接待中心被民眾擠得水洩不通,連原本圍在櫃檯前的紅龍柱都開始失序,不時在插隊人群的手中搖來晃去,根據《住展雜誌》調查,類似場景並非偶例,近期在文山、林口、三重、龜山、桃園等區都不難看見,甚至還有建案說明會現場因爆滿,不得不臨時更換場地。



近來台灣經濟景氣好轉,帶動股、房雙市走揚,住展風向球三月更睽違16年開出代表房市熱絡的黃紅燈,有銷售現場人員向《住展雜誌》表示,除了市場資金豐沛外,部分民眾則是擔心未來營建業工料雙漲,建商會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因此基於預期心理提早做出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罕被消費者關注的「減碳成本」竟也開始被人提及。去年以來,不少建商公開喊話,宣稱減碳成本一定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屆時房價勢必上漲,更有業者說出未來5到8年房價可能上漲兩成的驚人之語,然而,類似言論的背後,更多其實是建築業界的無所適從。



來自供應鏈的衝擊



營建業被各國視作碳排大戶,占整體碳排放四成之多,根據《住展雜誌》訪查,即便政府官宣稱營建業不在首波開徵碳費之列,但行業人士內心都相當清楚,減碳一事最終將從原物料延伸到各行各業,因此建築產業很快就會受到來自供應鏈的衝擊。



「詭譎多變」四個字,是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為當前景氣所下的註解,其中關鍵便在於歐盟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未來,台灣碳密集產品若未如實申報,七月起將面臨每噸碳排放量高達五十歐元的罰款,屆時恐連動影響國內生產成本;王健全以鋼鐵為例,估算碳稅成本約占23.5%(見圖),影響不容小覷。



事實上,營建市場早有反映碳費成本的消息傳出。有鋼筋廠已表示今年新訂單將加收碳費,水泥業者也陸續知會客戶,碳費開徵後必須調高價格,藉此反映成本,至於漲價幅度將視政府課徵標準而定;首波被課徵碳費的對象,即便碳費費率至今難產,但也必須持續執行碳盤查,最快明年五月底前就要繳納碳費。



建商面露減碳難色



令人玩味的是,不少建商一聽見減碳議題,便面露難色,直接婉拒《住展》採訪,隨著錄音設備一關,卻又忍不住私下抱怨,一名建商高層直言,很多業者並不排斥「排碳有價時代」的到來,急需官方出面指點迷津,無奈一直以來政府的腳步太慢,導致市場充斥各種「碳亂象」,令人不禁開始擔心,未來究竟是碳「金」,還是碳「驚」的時代。



舉例來說,環境部上月12日首次審查「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審查委員認為目前整體看不到真實減碳思維,包括對於森林定義、如何採行、減碳如何計算等,最後建議修正後再審,也連帶影響國內碳權交易平台無法如期上架。



若進一步檢視台灣的碳管制措施,根據「2050淨零排放經濟部MOEA」官網所列出的盤查登錄、增量抵換、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效能標準及碳費等五大項,其中僅「盤查登錄」為實施中,「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尚未實施,其他則列為研議新增。



建築業減碳迷航 小心五大暗礁

新首長態度至關重要



建築業減碳迷航 小心五大暗礁
彭啟明 @ 氣象達人彭啟明臉書


現階段政府的相關政策尚不明朗,對建築業來說,等待過程恐怕比實際減碳更辛苦。有業界高層便向《住展》透露,站在經營企業角度,決策者看的是確定性,因此像是目前規範明確的碳盤查,企業就敢導入,甚至擴大到跨產業的整個集團一併採用都沒問題;相較之下,許多規範未明的政策,企業根本不敢貿然行事,避免資源錯置。



業界苦等的「確定性」往往與主事者作風息息相關,不久前,新執政團隊名單陸續出爐,環境部身為減碳相關法規重要主管機關之一,新任首長態度受到各界高度關注。



「收碳費不是企業肥鵝身上拔毛,主要目的還是要減碳,⋯⋯」準環境部長彭啟明在4月19日宣布第四波新入閣人選的記者會上,首次對外發言,內容便提及近來受到熱議的兩大關鍵字──碳費與減碳,市場揣測,碳費費率有可能被列作新政府上任百日的重要政績,不排除五月過後,施政腳步將進一步加快。



建築業減碳迷航 小心五大暗礁

鞭子跟胡蘿蔔並行



「我們希望(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在今年下半年可以上線,因為國內碳權未來除了可以買,還可以賣,對國內企業的意義很不一樣。」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認為,相較於其他政策工具作為鞭子,碳權交易平台更像是胡蘿蔔,未來對於推動國內產業的減碳作為,將有決定性的力量。



他解釋,未來企業只要減碳做得好,便可以向環境部申請自願減量額度認證(即碳權),在碳權交易平台上進行買賣,「目前只要等環境部相關細節的交易規則一確定,就能寫入程式,讓平台順利上線。」



受到全球減碳浪潮的沖刷,台灣建築產業正在迷航。《住展雜誌》身為房產專業雜誌,不時被問起建商身為內需產業,「真的有影響嗎? 不減碳又會如何?」



建築業減碳迷航 小心五大暗礁

為此,我們走訪諸多現場,與不同的業者、專家、官員對話,得到的答案令人吃驚,因為建築業將面對碳費開徵、綠色金融、綠色供應鏈、建築低碳認證跟能效評估、產品流通性等五大暗礁,再不作為,一旦發生衝撞,很可能就落得沉船大海的下場。



建築業若想減碳卻毫無頭緒,不妨先從起手式「碳盤查」做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何踏出第一步將至關重要。



建築業減碳迷航 小心五大暗礁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建築業減碳迷航 小心五大暗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房產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