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談好宅》好宅的智慧生活規劃


聽到智慧住宅,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會很貴吧?真的有必要嗎?
文/戴雲發 圖/PEXELS
事實上,在高齡化與少子化、薪水不漲房價年年漲的台灣社會,打造一個適合0至99歲的居住環境,將是未來的趨勢。
智慧建築係以建築為載體,使用「智動化」過程來控制建築物運行的系統,包括通風、空調、照明、安全和其他系統,導入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技術與設備應用,並使用感知器、軟體和硬體,以便根據規定的功能和服務來收集和管理數據,提供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節能環保及人性化的永續優質居住生活環境。
漫談智慧建築、住宅的好處

社區設置行動管理員功能,如發生狀況可立即通知管理員進行影音對講;管理者可透過手機同時監看,提升社區安全性。
智慧建築基礎架構可幫助開發商、大樓物管和物業經理提高資產可靠性和性能,從而減少能源消耗,優化空間使用方式並最大程度降低建築物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將核心系統(例如照明、電錶、水錶、自來水泵、消防火警和空調設備)與感知器和控制系統鏈接在一起,可以使建築物變得智慧;智慧建築的關鍵在於「系統整合」。
智慧住宅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將家中不適合的電器汰舊換新,趁機斷捨離,也透過設備的可替換性延長建築的使用壽命,達到永續性,並創造高經濟效益,讓年輕人有機會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新家。其實,打造一個符合未來趨勢又適合不同年齡居住的智慧住家並不如想像中的昂貴與困難。
根據使用者需求量身打造

智慧建築提供安全、監控、防災的效能,並根據居住者的生活需求量身打造專屬的智慧家,從原本冰冷的產品透過人的使用,成為有溫度的住家。
現今多數人長時間在公司上班,家中多為長輩和小孩,利用監控系統與手機聯合,可以隨時關心家中狀況,還能運用電子產品的設定,達到安全防災的監控效果,例如,因應新冠病毒疫情,早晚定時測量體溫可納入智慧住宅系統中,不僅不會忘記測量體溫,還可同時記錄身體狀況。
事實上,「智慧」不僅僅是自動化而已,還能為智慧建築控制系統建立模型,滿足使用者需求和偏好,進而評估系統狀態,進行預防性維護和低延遲故障檢測,在空間範圍內確定高效能運轉的建築。

更好的「三動」生活體驗
智慧建築更佳的體驗,除基本訴求創建智慧建築,讓居住者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更加安全、舒適和高效,並提高業主的經營效率外,智慧型空間不限於住宅或是辦公大樓,小至空間中的燈光、窗簾、空調、家電的開關、音響,中至大樓社區保全,更大可以談到交通及都市空間智慧化,而從相關服務介面引入到讓建築物主動服務,隨時與人互動,進而由心感動,在滿足使用者之需求更能達到主動、互動、以及感動。
因此,智慧建築重視四個方向:第一,透過物聯網、感測器等方式,做到預測、防止和控制災害;第二,空氣品質、甚至生理和心理的元素都要考量進去;第三,降低營運成本,提高效率;第四,具有自我調適性,例如窗簾在日照強時自動放下,蒐集建築物的大數據,分析出各種因素的關聯性,使得建築物的軟硬體都處於最佳化的狀態。
智慧建築的應用,應該讓人與人的距離更親近、更溫暖,更符合使用者的生活需求,而不是讓居住者感覺只是一棟冰冷的建築,伴隨科技進步,智慧建築可觸及的照顧面向勢必更加寬廣,人與人之間心的距離將會更拉近。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發哥談好宅》好宅的智慧生活規劃 】
最新房產新聞
-
-
鄰居間滲漏水問題 六大你應該知道的事
(15 小時前) -
市場無永冬,進化方得春
(15 小時前) -
重劃區磁吸年輕族群 新北林口平均屋齡僅18年奪冠
(1 天前) -
突破季節限制促進實用性 高端建案公設推室內溫水泳池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