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樓以下補破網,政策開外掛
文/朱福山

在法源制度尚未完整前,主管機關也積極尋求解方,以台北市來說,面對五樓以下的老舊公寓成為監管缺口核心,就以「加裝電梯」與「外牆拉皮」兩大工具補不足。
都更處更新工程科長陳俊全表示,加裝電梯是民眾最有感的措施,自去年三月「都更第五箭—電梯加碼辦」放寬資格、允許單棟推派代表人申請後,已累計51案,申請數字明顯攀升。
電梯外掛,緩解老宅困老人
其中管委會申請11案、代表人申請40案,顯示在管委會難以成立的情況下,代表人機制確實緩解部分「老人困老宅」的問題,不過,都更處長詹育齊補充,「推派代表人」只是過渡,長期維護仍需管委會。
以加裝電梯為例,申請流程由至少三名住戶先提出意願並簽署,市府隨後派專業建築師進場評估空間與法規可行性;若確認可行,再由過半數住戶同意推派代表人,進入正式申請程序,並須提供至少三名聯絡人,以利後續追蹤。行政審查大約一至二個月內可完成,後續施工期約需一年。
一部電梯約600萬元,政府補助300萬元,若以五樓雙併公寓平均分攤,每戶約負擔40至50萬元;因為採外掛式,住戶還能多出部分使用空間,等於「多得坪數」。

延伸閱讀》
五樓以下補破網,政策開外掛
任期限制避「萬年委員」 保全、寵物、噪音一次解析 管委會如社區行政院 決定你家大小事
一盤散沙到有序社區 老屋翻轉的自救之路,關鍵三把鑰匙
老屋風險清單1:火災、磁磚雨連環爆!六成老宅藏城市級危機
老屋風險清單2:管委會失聯:從萬華到公館,社區共識為何總組不起來?
老屋風險清單3:從南港到信義,沒對口的城市,誰來負責?
老屋風險清單4:老屋治理慢半拍 下一場悲劇會發生在哪?
老屋翻身1/潤泰翠湖春:燈泡壞三年沒人修、地下室像廢墟 80歲住戶站出來拉回正軌
老屋翻身2/圓山大觀園:把保全當家人、大小事表決 這社區把管理當日常
老屋翻身3/老社區變好最缺的不是錢 得有人願意當「不討喜的人」
管委會大小事1/社區憲法怎麼定?主委、監委、財委的真正權力一次搞懂
管委會大小事2/鄰居半夜吵、寵物不能落地?社區吵最兇的事一次解答
最新房產新聞
-
房貸利率衝上2.6%新高 主因在「這」
(18 小時前) -
台中工具機裁員潮延燒 換屋族驚傳「求救式賠售」
(19 小時前) -
老錢藝文VS富青埔 桃園房市誰是領頭羊
(1 天前) -
褪去繁複回歸優雅!36 坪新成屋用「法式現代」低飽和美學,輕奢新哲學讓南台灣住宅置身身巴黎左岸
(1 天前) -
台中西屯211坪自地自建透天別墅豪邸!讓一家九口、三代同堂的新生活張弛有致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