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滿周年:房市關注度回升,潛在買家決策週期拉長
中央銀行自2024年9月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對整體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已造成顯著衝擊。然而,限貸令滿一年後,從房地產網站樂屋網的用戶數據與行為分析,可觀察到潛在買家的購物心理。
根據樂屋網數據統計中心的資訊,網站整體流量在政策發布初期出現斷崖式下滑,但僅用一季時間,整體瀏覽量即在2025年2月開始回溫。至2025年8月,網站總瀏覽量甚至較去年同期(2024年8月)成長7.61%。
限貸政策衝擊游離族群,對穩定購屋者影響較小
然而,需注意的是,新增流量多為「觀望型流量」,儘管流量數據明顯上漲,但實際轉換的線下接觸量反而持續下滑。這顯示市場關注度雖高,但實際行動意願轉趨謹慎。
信用管制對首次進行物件詢問者(游離族群)的影響尤為劇烈,人數從2024年7月至2025年8月減少近一半。僅詢問過一次的「衝動型用戶」轉換比例也有顯著下降,從2024年7月的26.31%降至2025年8月的20.47%。
相較之下,對於購屋意願穩定且深度使用網站的中高階用戶,信用管制影響較小。詢問數超過8次以上的用戶,在轉換數據上都有顯著上升,如詢問數8-30次的用戶轉換,從2024年7月的12.17%上升至13.76%。數據亦顯示,使用房貸試算工具的潛在買家,其轉換至線下比例明顯高於未使用者,這表示金融門檻可能成為篩選潛在買家的重要因素。
物件瀏覽普遍成長,但六都留單轉換意願分化
儘管物件瀏覽數在2025年8月相較2024年7月,於所有縣市普遍顯著成長(例如台南市和台北市漲幅皆大於40%),但在實際轉換表現上,六都卻呈現分化。
台中市、台北市的轉換都有明顯跌幅,物件詢問數跌幅大於40%,桃園市跌幅為34%。但宜蘭縣與台東縣的詢問數卻呈現正成長,宜蘭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46.85%。
總體而言,第七波信用管制成功抑制了初期、衝動型的購屋意願,將市場從「衝動諮詢」轉向「謹慎觀望」的趨勢,拉長了潛在買家的決策週期,但市場對房產物件的關注度並未降低。對於房產業者而言,如何有效轉化這些需要更多時間評估的觀望型買家,將回溫的流量有效轉化為實際留單,已成為營運的關鍵挑戰。
(數據來源:樂屋網數據統計中心)
最新房產新聞
-
桃園買房新手指南:青埔、大竹、北大三區比較——房價、機能與增值潛力全解析
(53 分鐘前) -
北士科商辦國際盤可期 輝達加持獨自升級
(4 小時前) -
萬大線一期工程進度突破82% 永平國小站迎來全台首座「可呼吸」通風井
(8 小時前) -
白吃白喝、過貸再付、開合跳讓利 建商搶客奇招大亂鬥誰最有效?
(9 小時前) -
金龍風暴籠罩一年 價量背離挑戰經濟學原理
(15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