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 | 中央社
日本團隊仿傚牛胃培養微生物 研發雜草發電設備
日本石川縣立大學研究團隊仿傚牛胃研發出一項技術,他們透過培養牛胃中消化草的微生物,用雜草及蔬菜殘渣發酵產生的甲烷氣體來發電,並正致力推廣為防災設備。
日本共同社報導,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石川縣立大學副教授馬場保德,2011年擔任東北大學研究員時正好碰到311大地震。他在避難時發想「如果能將雜草與落葉轉變成能源就好了」,於是開始著手相關研究。
植物細胞內都有細胞壁,而主成分多是纖維素的雜草特別難以分解與發酵。因此,研究團隊關注到牛體內的「瘤胃」,成功從採集到牛胃液中提取出微生物並在罐內進行培養。
微生物產生的酵素纖維素(酉每)能有效地分解雜草及蔬菜殘渣等植物,過程中產生的乙酸由甲烷菌轉化為甲烷氣體,再透過專用發電機進行發電。
研究團隊原本希望將研發設備使用在能登半島地震災區,但因為道路狀況無法運送到當地。
為了能在當地發生災害時馬上使用,研究團隊把這套設備安裝在石川縣川北町的一處超市內,持續利用蔬菜殘渣來產生氣體及電力。
日本共同社報導,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石川縣立大學副教授馬場保德,2011年擔任東北大學研究員時正好碰到311大地震。他在避難時發想「如果能將雜草與落葉轉變成能源就好了」,於是開始著手相關研究。
植物細胞內都有細胞壁,而主成分多是纖維素的雜草特別難以分解與發酵。因此,研究團隊關注到牛體內的「瘤胃」,成功從採集到牛胃液中提取出微生物並在罐內進行培養。
微生物產生的酵素纖維素(酉每)能有效地分解雜草及蔬菜殘渣等植物,過程中產生的乙酸由甲烷菌轉化為甲烷氣體,再透過專用發電機進行發電。
研究團隊原本希望將研發設備使用在能登半島地震災區,但因為道路狀況無法運送到當地。
為了能在當地發生災害時馬上使用,研究團隊把這套設備安裝在石川縣川北町的一處超市內,持續利用蔬菜殘渣來產生氣體及電力。
最新科技新聞
-
摩爾斯微電子推出MM8102 Wi-Fi HaLow晶片,引領物聯網新浪潮
(56 分鐘前) -
數發部推半導體、量子等4大資安策略 拚2026資安產值破千億
(59 分鐘前) -
台積電不會洩漏先進製程技術!吳誠文:政府加強半導體內需
(2 小時前) -
十銓科技 INDUSTRIAL D500R WORM 記憶卡勇奪 Embedded World 2025
(2 小時前) -
輝達GTC大會一連5天登場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點出3大疑慮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