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 中央社
歐盟原物料擺脫對中依賴 德地熱鋰提煉列示範計畫
為擺脫對中國鋰與稀土等戰略原物料的依賴,歐盟啟動原物料自主示範計畫,首批選定47項涵蓋開採、加工與回收開發案。德國綠能企業地熱鋰提煉案入選,預計供應歐洲電動車產業,為歐盟推動能源轉型與戰略自主的重要一步。
歐盟去年通過「關鍵原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希望藉由在歐洲本地開採、加工與回收鋰、稀土、石墨等17種戰略性原物料,擺脫對中國等國的過度依賴。
根據法案內容,歐盟希望在2030年之前,至少10%的關鍵原物料可在境內開採,40%在本土加工,25%來自回收來源,並將任何單一國家進口占比限制在60%以下,以降低供應鏈風險。
近期歐盟執委會選出首批涵蓋13個會員國的47項示範計畫,德國綠能新創公司Vulcan Energy位於萊茵地區法耳次(Pfalz)一帶的地熱鋰提煉計畫名列其中,是具代表性的鋰原料開採示範案之一。
該公司預計今年夏天開始從地底抽取含鋰熱水,目標年產2萬4000噸碳中和鋰氫氧化物,供福斯(Volkswagen)、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雷諾(Renault)等車廠及電池製造商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LG Energy Solution)使用。
根據Vulcan Energy網站新聞稿,德國總理蕭茲(Scholz)今年1月視察該公司的鋰萃取優化廠(LEOP)時說:「人們常說,我們得從遙遠國家進口鋰,依賴他人出售給我們。但其實在歐洲,尤其在德國,我們本身就有生產這些原物料的基礎。」
除了受德國官方支持,作為歐盟通過「關鍵原料法」後首批優先示範計畫之一,Vulcan Energy鋰提煉案將享有歐盟提供的許可程序簡化、資金補助及歐洲投資銀行的融資支持。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塞儒內(Stephane Sejourne)接受南德日報(Sudeutsche Zeitung)採訪時表示,「關鍵原料法」對歐洲來說相當於一場革命,首次讓歐盟系統性推動關鍵原物料的本土開採與加工。
他指出,歐洲目前不僅自產比例偏低,新建礦場的許可程序冗長,平均長達10年,導致20年來幾乎沒有新礦場啟用。
法案因此設定目標,將開發案審查時間縮短至27個月,加工設施縮短至15個月,並要求各會員國積極配合,以實現歐盟供應鏈自主化。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的供應鏈混亂與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讓歐洲意識到對單一國家原物料依賴的脆弱性,當前歐洲所需的鋰在加工階段高度仰賴中國,而全球超過2/3的稀土由中國開採、85%由中國加工。
歐盟預估,到2030年稀土需求將成長5至6倍,加速實現原物料供應與加工自主為當務之急。
歐盟去年通過「關鍵原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希望藉由在歐洲本地開採、加工與回收鋰、稀土、石墨等17種戰略性原物料,擺脫對中國等國的過度依賴。
根據法案內容,歐盟希望在2030年之前,至少10%的關鍵原物料可在境內開採,40%在本土加工,25%來自回收來源,並將任何單一國家進口占比限制在60%以下,以降低供應鏈風險。
近期歐盟執委會選出首批涵蓋13個會員國的47項示範計畫,德國綠能新創公司Vulcan Energy位於萊茵地區法耳次(Pfalz)一帶的地熱鋰提煉計畫名列其中,是具代表性的鋰原料開採示範案之一。
該公司預計今年夏天開始從地底抽取含鋰熱水,目標年產2萬4000噸碳中和鋰氫氧化物,供福斯(Volkswagen)、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雷諾(Renault)等車廠及電池製造商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LG Energy Solution)使用。
根據Vulcan Energy網站新聞稿,德國總理蕭茲(Scholz)今年1月視察該公司的鋰萃取優化廠(LEOP)時說:「人們常說,我們得從遙遠國家進口鋰,依賴他人出售給我們。但其實在歐洲,尤其在德國,我們本身就有生產這些原物料的基礎。」
除了受德國官方支持,作為歐盟通過「關鍵原料法」後首批優先示範計畫之一,Vulcan Energy鋰提煉案將享有歐盟提供的許可程序簡化、資金補助及歐洲投資銀行的融資支持。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塞儒內(Stephane Sejourne)接受南德日報(Sudeutsche Zeitung)採訪時表示,「關鍵原料法」對歐洲來說相當於一場革命,首次讓歐盟系統性推動關鍵原物料的本土開採與加工。
他指出,歐洲目前不僅自產比例偏低,新建礦場的許可程序冗長,平均長達10年,導致20年來幾乎沒有新礦場啟用。
法案因此設定目標,將開發案審查時間縮短至27個月,加工設施縮短至15個月,並要求各會員國積極配合,以實現歐盟供應鏈自主化。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的供應鏈混亂與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讓歐洲意識到對單一國家原物料依賴的脆弱性,當前歐洲所需的鋰在加工階段高度仰賴中國,而全球超過2/3的稀土由中國開採、85%由中國加工。
歐盟預估,到2030年稀土需求將成長5至6倍,加速實現原物料供應與加工自主為當務之急。
最新科技新聞
-
台灣發明法國發光 人文關懷與鄉土熱愛成創意動力
(13 小時前) -
洛克斐勒基金會攜手Verra 燃煤電廠變身綠能提款機
(19 小時前) -
巴西法院又改立場 要求蘋果在3個月內開放「第三方軟體安裝」
(21 小時前) -
被要求拆賣Chrome Google警告「安全性會直線下降」
(1 天前) -
中國生成式AI專利數量全球居冠 這7家企業如何改變AI市場格局?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