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2° )
氣象
2025-10-21 | 中央社

中斷4年後 印尼重啟跨境碳權交易拚外資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簽署一項新的總統令,讓印尼在中止4年後重啟國際碳排交易。

碳市場一般概分為強制性與自願性碳市場兩種。前者由政府出面,採碳排總量管制,對排放大戶的列管企業設免費排放額(allowance),超過額度者就需另向其他企業買額度,企業或實體努力減碳,就可把用不到的配額賣給其他企業。

自願性碳市場則透過企業或機構申請並執行減碳專案,(例如造林、節能等)從中所得出績分(即碳信用額)拿到碳市場販售,主要是供強制性市場的補充機制。

路透社報導,印尼2021年發布碳市場規範,但側重於強制性市場(compliance market)而非自願性市場(voluntary market)的碳交易。當時的規範等同中止所有跨境碳權交易,包括像 Katingan Mentaya保育等大型計畫所產生的碳信用額。

印尼政府當時表示,相關措施目的是為讓國家優先達成自身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而不是急於拿減排成果出售給他國;此外,當時碳價過低,碳權販售難從市場獲益讓印尼政府不擔心跨境碳權交易中止。

在中止跨境碳權交易前,印尼曾是全球最大碳權供應國之一,主要來源是REDD+(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指減少因不當伐林與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這類再造林計畫。

本月15日公告的新總統令規定,印尼將恢復國際碳權交易,可依據印尼國家標準,或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及其他國際認證機構的標準從事。

新的總統令同時要求建立一個非由單一中央機關控制的碳權積分登錄系統,確保即時透明運作並防止減排成果重複計算。

普拉伯沃於20日就任滿一年,如今他計劃透過出售雨林保育等專案產生的碳抵換額度給外國買家,吸引資金流入印尼。

印尼今年已與包括Verra、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全球碳委員會(GCC)、Plan Vivo及共同碳權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在內等多個國際溫室氣體減排認證機構,簽署相互承認協議。

印尼官員表示,這些協議將促進國際碳交易與外資投入,供印尼達成氣候目標。

印尼國內的碳交易所是2023年9月啟用,今年也開始向外國買家出售官方認可的碳權,但目前交易量仍少。

印尼承諾最遲2060年底前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