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耳機掉入飛機座椅 為了飛安直接停飛拆椅子

[周刊王CTWANT] 近期國內一架航班在起飛前,因旅客不慎將藍牙耳機掉入座椅橫管,最終為了飛安考量,工作人員直接上機拆除椅子,導致班機延誤起飛,後續引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運安會)關注。
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由於藍牙耳機內含鋰電池,若遺留於座艙結構內而未即時取出,航空公司擔心可能引發短路或燃燒等問題,對飛航安全構成威脅,因此當時航空公司不敢貿然起飛,最終由機務人員上機拆除座椅並取出耳機才順利排除風險。
運安會表示,該事件是經由「飛安自願報告系統」通報,強調航空公司應針對類似情形建立明確的預防與處理標準作業程序,以降低未來可能再度延誤或對機體造成損害。
運安會主委林信得也表示,後續將在調查過程中提出具體建議,並交由民航局與航空公司研議可行對策,未來也會持續透過會議討論強化飛安規範。
一個小小的藍牙耳機之所以讓航空公司這麼緊張,主要是源自於近期機上電子設備的意外事件,1月28日,南韓釜山航空一架客機在釜山金海機場起飛前,行李艙內行動電源突然起火,導致機身嚴重損毀、7人受傷,事故最終使該架飛機報廢。
整起事件發生後,許多航空公司針對行動電源制定更嚴格規範,而台灣各國籍航空也陸續規定行動電源僅能隨身攜帶、不得託運,並禁止飛行中使用與充電。
報導中提到,近年民眾頻繁使用的藍牙耳機,同樣內含鋰電池。各大航空公司對藍牙耳機的規範也因應逐步細化。
其中華航表示,藍牙耳機屬於可攜式個人電子用品,乘客若在客艙內使用時不慎滑落,應依照空服員指示處理。
長榮航空則依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與民航局規範說明,藍牙耳機屬於低功率、低容量的隨身電子設備,雖未被列入限制使用名單,但仍要求乘客掉落時應立即通報空服員協助,不可自行調整座椅以免意外。
至於星宇航空則採取較嚴格規定,全面禁止將藍牙耳機放置於託運行李中,並明文公告於機場報到櫃台。若耳機掉落於座位區域,會請乘客移動至走道,由空服員進行搜尋。若無法即時找回,乘客將被安排暫時更換座位,並待飛機降落後由機務人員進行取出程序。
延伸閱讀
最新科技新聞
-
-
真的再見了!LG手機「6月30日全面終止更新」 服務31年正式走入歷史
(17 小時前) -
兼獲ICVCM與Verra認可 西非1碳權專案達新標竿
(17 小時前) -
IG限動儲存按鈕消失? iPhone用戶趕快更新解決問題
(21 小時前) -
藍牙耳機掉入飛機座椅 為了飛安直接停飛拆椅子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