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9-16 | 周刊王

Google不再獨霸市場?消費者開始在「搜尋與生成」之間抓平衡

Google不再獨霸市場?消費者開始在「搜尋與生成」之間抓平衡
OpenAI的ChatGPT。(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的律師暨法律科技顧問拉哈迪(Anja-Sara Lahady)過去和大多數人一樣,查詢或研究任何資訊時,第一選擇永遠是透過Google搜尋。然而,隨著人工智慧(AI)的崛起,她的習慣逐漸改變,如今她更傾向直接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例如OpenAI的ChatGPT。

據《BBC》報導,拉哈迪表示,「我會問它該怎麼裝飾房間,或者今天應該穿什麼衣服。有時候冰箱裡只有3樣食材,我就會請它告訴我能做什麼菜。我不想花30分鐘去思考這些瑣事,它們並不是我的專業,所以只會讓我感到更疲累。」

她指出,過去1年間,LLMs在處理她的日常需求上比Google更強大,因此她的使用量已經全面超越Google搜尋,「我一向是科技的早期使用者,在過去1年,我幾乎什麼事都會用ChatGPT,它成了我的第2個助理。」

雖然拉哈迪強調自己絕不會在法律推理等專業高風險的領域依賴LLMs,但她會在低風險的工作上使用,例如撰寫電子郵件、尋找會計軟體,甚至協助寫程式碼,「我會把它當成1種專業輔助,讓繁瑣的事務變得更有效率。」

拉哈迪並非個案。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直接求助於ChatGPT等LLMs,來尋求推薦或日常問題的解答。根據數據與研究公司「Demandsage」的統計,截至2025年,ChatGPT的每週活躍用戶已超過8億人,較同年2月的4億人翻倍成長。雖然Google與微軟(Microsoft)的Bing仍然主導搜尋市場,但LLMs的成長速度驚人。

另據研究公司「Datos」的數據顯示,2025年7月,桌上型瀏覽器上的搜尋流量有5.99%流向LLMs,較1年前成長超過1倍。

倫敦城市大學貝葉斯商學院(Bayes Business School)副院長、研究與創新教授Feng Li指出,人們之所以傾向使用LLMs,是因為它能降低「認知負荷」,也就是處理和運用資訊所需的心智努力,「與其透過搜尋結果同時處理十幾個連結,LLMs能直接提供簡明的整合摘要,使用者甚至能在自然語言中編輯或追問。」

Feng Li強調,這類工具在摘要長篇文件、起草初稿、撰寫程式片段以及「假設性探索」上尤其有用,但其輸出仍需謹慎驗證,因為AI「幻覺」(hallucination)與事實錯誤依然普遍。

對此,Google否認AI的崛起侵蝕了搜尋引擎的使用量。該公司表示,總體搜尋需求與商業查詢量仍年年成長,而旗下新推出的AI工具也大幅帶動了使用率。Google的「AI模式」(AI Mode)讓使用者可以以更自然的對話方式提問並獲得量身定制的回應;而「AI總覽」(AI Overviews)則能在搜尋結果頁面頂端生成摘要。

然而,這些新功能仍無法掩蓋市場變化的跡象。今年5月,美國司法部針對Google的反壟斷訴訟中,蘋果(Apple)1名高層主管證實,透過Safari瀏覽器進行的Google搜尋次數,20多年來出現首次下滑。

Feng Li認為,搜尋不會被完全取代,而是將出現「混合模式」。他解釋,雖然LLMs使用率快速上升,但相較於傳統搜尋仍屬少數行為,最可能的趨勢是未來使用者會針對不同需求分流:查找靈感、草擬文本、日常問答時偏向LLMs,而在購物、訂位或驗證資訊時則仍依賴傳統搜尋引擎。

這股趨勢也迫使企業改變行銷策略。數位行銷公司「Digitas UK」的首席數據官哈桑(Leila Seith Hassan)指出,品牌必須弄清楚「模型在某一領域中認定的權威來源是誰。」

她舉例,在英國的美容市場,LLMs更常引用《Vogue》與Sephora等媒體與評論網站;而在美國,品牌自家官網內容的比重則更高。她強調,LLMs普遍更信任官方網站、新聞稿、主流媒體以及產業權威排名,而非社群媒體貼文。這對企業尤為重要,因為她觀察到,透過AI搜尋商品的消費者更有可能完成購買,且來自LLMs的推薦通常轉化率更高。

不少案例顯示,消費者已經開始直接透過LLMs尋找產品資訊。媒體與網紅代理公司「Charlie Oscar」的客戶策略主管庫克(Hannah Cooke)表示,她大約在18個月前開始更「認真且有策略性」地使用LLMs,主要使用ChatGPT,也嘗試過Google Gemini,以提升工作與生活效率。

居住在倫敦的庫克說,她會直接詢問ChatGPT有關個人膚質的護膚建議,而不是透過Google篩選眾多網站,「這樣我需要瀏覽的網站就少很多。」對她而言,規劃旅遊也同樣受惠於ChatGPT,「它能更快速提供答案和建議。像我最近去日本之前,就讓ChatGPT幫我安排2週行程,並搜尋提供素食餐點的餐廳,這省下我好幾個小時的研究時間。」

隨著大型語言模型的普及,數位資訊搜尋的習慣正在重新洗牌。雖然Google仍是市場巨擘,但AI工具的滲透速度顯示,未來人們或許將逐漸在「搜尋」與「生成」之間找到全新的平衡。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