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1° )
氣象
2025-09-29 | 周刊王

AI正改寫資安戰局 駭客用提示詞就能發動攻擊

AI正改寫資安戰局 駭客用提示詞就能發動攻擊
(示意圖/廖梓翔AI製圖)

[周刊王CTWANT] 人工智慧正快速重塑網路安全版圖。Wiz首席技術專家勒特瓦克(Ami Luttwak)近日接受《TechCrunch》專訪時直言,AI帶來的挑戰是一場「心理戰」,因為每當技術浪潮興起,攻擊者總能找到全新切入點。

勒特瓦克指出,企業急於將AI整合進工作流程,從vibe coding、AI代理到各類新工具,雖然大幅提升開發效率,但也同步放大攻擊面。他強調,這些加速交付程式碼的方法往往伴隨漏洞與捷徑,讓攻擊者有更多可乘之機。

他舉例,Wiz測試發現vibe coding應用常見的問題就是認證設計不安全,因為AI代理若未被特別要求,就不會採取安全方式建構。結果,企業陷入「效率與安全」的持續拉扯。攻擊者同樣懂得運用提示詞技術與AI代理,甚至能要求系統洩漏秘密、刪除檔案。

勒特瓦克提到,近期已出現多起重大案例:

  • Drift事件:上月新創公司Drift遭駭,數百家企業的Salesforce資料被竊,受害者包括Cloudflare、Palo Alto Networks與Google。駭客利用竊得金鑰冒充聊天機器人,在客戶環境中橫向移動,惡意程式碼本身就是透過vibe coding生成。
  • 「s1ingularity」攻擊:今年8月,駭客鎖定JavaScript開發常用的建構系統Nx,植入惡意軟體,專門偵測Claude與Gemini等AI工具,進而攔截私人GitHub儲存庫。
  • 他說,雖然目前全面採用AI的企業僅約1%,但Wiz幾乎每週都能觀測到影響數千家客戶的攻擊事件。

    成立於2020年的Wiz,最初專注於協助企業辨識雲端漏洞與錯誤配置,近年則擴展至AI安全領域。去年9月推出 Wiz Code,將安全設計提前至軟體開發初期;今年4月再推 Wiz Defend,提供雲端即時威脅偵測與回應。勒特瓦克解釋,要達成「水平安全」(horizontal security),必須徹底理解客戶的應用程式與需求。

    他提醒新創公司,開發AI產品時不能忽視安全責任。他以自身經驗指出,Wiz在還沒寫下第一行程式碼之前,就完成了SOC2合規,並直言「五個員工的時候要做到,比等到500人時容易得多。」他呼籲新創從第一天就設立CISO,建立嚴謹安全架構,確保客戶資料留存在客戶環境,而不是交給外部小型服務。

    勒特瓦克強調,AI驅動的攻防對抗才剛開始,從釣魚郵件、電子郵件防護到惡意軟體偵測,每個領域都在被重新定義。對能結合工作流程與自動化的「vibe security」新創而言,這是關鍵時刻。他最後表示:「比賽已經開始,現在我們必須徹底重塑安全的每個部分。」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