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未來可能開放個人擁有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夜未央編譯
Alphabet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週四表示,旗下自駕車公司Waymo未來有可能提供一般消費者購買其自駕計程車。此時,特斯拉也正加緊腳步,計劃於今年在美國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兩大科技企業在無人駕駛領域的競爭日益升溫。
Waymo最初於2009年作為Google內部專案啟動,七年前正式從母公司獨立,成為Alphabet旗下的子公司。該公司在自駕車技術方面進展穩健,目前是美國唯一提供無人駕駛收費計程車服務的企業。根據公司資料,Waymo目前車隊超過700輛,其中約300輛在舊金山營運。
皮查伊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未來可能開放個人擁有Waymo自駕車,但未透露具體時程與細節。他指出:「我們在個人擁有方面有未來選擇的彈性。」這番言論是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所作出的回應。
與此同時,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近日也在財報說明中針對Waymo提出看法。他表示Waymo車輛成本較高,原因在於該公司採用包括雷射雷達(LiDAR)在內的多種感測器,以建構三維道路地圖,提升冗餘性與安全性。相比之下,特斯拉則完全依賴攝影機與人工智慧進行自駕判斷,得以控制成本。
「特斯拉的自駕車成本可能只是Waymo的四分之一,甚至只佔20%,而且我們是以高產量方式生產」馬斯克說,「目前我看不到有任何公司能與特斯拉競爭。」
圖片取自:(示意圖wikipedia)
特斯拉正計畫於今年6月在德州奧斯汀推出付費的自駕計程車服務,當地法規對自駕車限制較少,也使奧斯汀成為特斯拉啟動機器計程車服務的首選城市。此外,特斯拉亦有意拓展至加州及其他州份。該公司過去曾表示,自駕計程車的責任將由特斯拉本身承擔,不同於現行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與FSD(Full Self-Driving),事故責任由駕駛人負擔。
然而,自動駕駛技術在應對複雜路況、天氣變化及行人行為方面仍具挑戰。業界專家普遍認為,要在短期內大規模商用仍有困難。去年,通用汽車旗下自駕車公司Cruise因涉及事故並遭聯邦調查而暫停營運,並繳交刑事罰金。
Waymo方面則持續透過合作拓展市場。該公司與Uber、車隊營運商Moove,以及Hyundai、Zeekr和Jaguar等汽車製造商建立合作關係。外界認為,若Waymo進一步開放個人購車,極可能透過與這些合作夥伴聯手推出,而非自行生產車輛。
Edward Jones分析師大衛·赫格(David Heger)表示:「Google本身並不生產汽車,也不太可能進入這個產業。」他認為Waymo若推動個人擁有,將透過既有合作網絡實現。
儘管Waymo在Alphabet整體市值中佔比不大,但其營運規模正在擴大。根據Waymo數據,目前每週完成的完全自動駕駛收費行程超過25萬趟,服務範圍涵蓋舊金山、鳳凰城、洛杉磯與奧斯汀,並預計進一步拓展至亞特蘭大、邁阿密與華盛頓特區。
皮查伊指出:「這可能是我第一次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接到關於Waymo的提問,這代表Waymo的發展已逐漸受到市場關注。」
隨著技術進步與市場接受度提升,未來無人計程車可能不僅限於共享出行平台,也將進入個人市場。Waymo與特斯拉的競爭將持續塑造自駕車產業的未來格局。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科技新聞
-
阿里巴巴推出開源模型Qwen3 分析師:中國AI實力快追上美國
(2 小時前) -
智慧居家深度清潔首選 eufy 顛覆想像
(2 小時前) -
Hugging Face推出低成本3D列印機器手臂 主打AI學習訓練
(3 小時前) -
調查:新興經濟體對AI信任度高於已開發國家
(4 小時前) -
仁寶5大事業群大改革 數位化與AI應用為重要轉型核心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