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遠距:Stripe創辦人如何用彈性工作留住頂尖人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夜未央編譯
愛爾蘭億萬富豪、支付公司Stripe的共同創辦人Patrick與John Collison,近期在有關辦公室重返政策的討論中,表達出與主流企業相異的觀點。他們不但對許多企業強推「全員返辦」的決策持保留態度,更指出過度遷就表現最差員工所制訂的政策,恐怕是公司生產力下滑的主因之一。相較之下,遠距工作或許能成為解方,進一步提升美國整體的生產效率。
近來「遠距VS辦公室」的辯論再次掀起波瀾。華爾街大銀行JPMorgan Chase於上個月宣布,自3月起要求全體約31.7萬名員工全面返辦,不再允許混合或遠距形式。執行長Jamie Dimon在一場火爆的員工市政大會中,嚴詞批評遠距工作的「濫用情況令人難以置信」,並對內部的反對請願置之不理。
其中一位員工Nicolas Welch更告訴《Fortune》雜誌,他在會議上向Dimon表達對政策的不滿後不久即遭到解僱,儘管JPMorgan對此予以否認。
在這樣緊張的企業內部氛圍下,Stripe的兩位創辦人則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領導風格與對遠距工作的看法。Stripe目前擁有約8000名員工,其中約40%採遠距模式,成為科技業中少數仍積極支持遠距工作的公司之一。
在知名科技投資Podcast《All-In》中,Patrick與John針對Jamie Dimon的返辦言論發表看法。他們認為遠距工作帶來了許多正向效益,尤其是讓企業能接觸到更大的人才池。
「遠距工作的最大好處之一是讓公司能夠從全球範圍內招聘優秀人才,」John表示。「這也有助於解決所謂的『雙身問題(two-body problem)』,也就是一對伴侶中其中一人可能因醫療工作被指派到偏遠地區,像是Idaho的某間醫院,而另一方則需要尋找可在遠距下執行的高薪科技工作。」
Patrick則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切入。他指出,美國總要素生產力(TFP)下降的其中一個可能原因,就是由於女性大量進入職場後,家庭中的雙職業協調變得更加困難,使得人才配置效率下降。但遠距工作提供了解方,讓夫妻雙方能更容易協調工作地點與轉職機會。
Stripe堅守遠距原則的背後,還有創辦人對管理哲學的堅持。儘管目前企業界逐漸傾向全面返辦,但Stripe仍維持相對彈性的策略。Patrick自認是一名「反社會的內向者(misanthropic introvert)」,坦言若非身為高層主管,他會選擇長期「宅在洞穴」工作。他對公司提供像他這樣的人彈性遠距機會感到欣慰。
圖片取自:(示意圖wikipedia)
John則認為,對遠距工作的抨擊,部分來自網路次文化的反彈現象,例如「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與「antiwork subreddit」社群的盛行,讓人們高談闊論自己如何摸魚、甚至同時打兩份工,導致部分企業主過度反應,進而制定全面返辦政策。他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決策導向。
「你不應該為公司中表現最差的5%員工制定政策,這是極大的錯誤,」John指出。「政策應該為頂尖人才量身打造,我們公司裡有些超高產能的遠距員工,他們就待在Idaho的某個小木屋裡,每天狂敲程式碼。」
Stripe的跨大西洋經營模式,早在疫情前便大量招募遠距人才。這使得他們在COVID-19爆發前,就已察覺遠距對某些員工群體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我們透過生產力數據分析,在疫情爆發之前就發現,對於職場新人來說,遠距不但工作效率低,也對心理健康不利,」John說。節目主持人Jason Calacanis甚至將這種情況比喻為「被關禁閉(solitary confinement)」。
儘管如此,Collison兄弟仍主張企業應該依據自身情境與文化來選擇適合的工作模式,而非盲目效仿他人,更不應以懲罰的角度制訂政策。
他們的言論在當今全球職場環境中格外引人注目。疫情過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選擇強制要求員工返辦,從Google、Amazon到Meta都陸續發出三天至五天不等的返辦命令。然而在這波浪潮中,Stripe卻堅持給予員工自由選擇的空間。
Collison兄弟的核心主張,是打造以信任與效率為基礎的職場文化。他們相信,只要提供合適的工具與空間,遠距工作者完全可以發揮與辦公室員工相同,甚至更高的生產力。
從台灣企業的角度來看,這場關於「遠距還是返辦」的辯論,同樣值得深思。疫情期間許多台灣科技公司與新創企業也推行混合辦公制度,但隨著疫情結束,部分公司開始要求員工回辦,甚至取消原本彈性工時與在家工作的制度。
在這樣的背景下,Stripe的經驗與策略提供了一種不同的參考模型:企業是否願意為頂尖人才打造具彈性且信任為本的工作環境?是否願意跳脫傳統管理邏輯,從員工多元需求與生活型態出發重新設計制度?
誠如Patrick所說:「遠距工作不是萬靈丹,但若運用得當,它可以是解決人才分配與生產力停滯的一帖良方。」
最終,企業如何制定政策、用什麼方式引導文化,決定了他們能否在新時代的競爭中脫穎而出。Collison兄弟沒有選邊站,而是鼓勵每間公司依據自己的定位與人才結構,做出最合適的決策。他們的話語,不僅挑戰了主流觀點,更提供了更具人性與未來感的解答。
資料來源:https://fortune.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科技新聞
-
資安攻擊頻傳 GECP私有雲部署熱度暴增
(6 小時前) -
3分鐘生成動畫!全球首個AI動畫影音平臺Animon.ai正式登場
(7 小時前) -
企業AI 化! 1111邀產官學協助HR數位轉型
(11 小時前) -
Sony Xperia 1 VII 集 Sony 黑科技「真 ‧ 感動」上市!與中華電信獨家5G方案合作銷售超優惠
(12 小時前) -
AI論壇/星展人資處長朱麗文:2工具助HR減輕招募負擔、規劃員工職涯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