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9-20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機器人護士解決護士短缺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全世界的醫護人員都在短缺,世界衛生組織 (WHO) 預計到 2030 年將缺口達450 萬名護理人員。因為護理師們已經工作充滿倦怠與壓力,全球約三分之一的護理師正在經歷倦怠症狀,例如情緒衰竭,而且該行業的人員流動率很高。


Nurabot於是應運而生。這款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護理機器人旨在幫助護理人員完成重複性或體力勞動,例如送藥或引導病人參觀病房。


根據Nurabot背後的台灣跨國公司富士康稱,這款人形機器人最多可將護理師的工作量減少30%。「這不是要取代護士,更像是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富士康用戶設計總監Alice Lin說道。


她說透過承擔重複性任務,Nurabot解放了護士,讓他們可以去做「真正需要她們去做的工作,例如照顧病人,並根據她們的專業經驗判斷病人的病情」。



機器人護士解決護士短缺


圖片取自:(示意圖FB)

Nurabot的研發僅花了10個月,自2025年4月起就在台灣一家醫院進行測試。目前,該公司正準備在明年初推出這款機器人的商業化版本。富士康目前尚未公佈其零售價。


該機器人使用富士康的中文大型語言模型進行通信,而美國科技巨頭輝達則提供了Nurabot的核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基礎設施。輝達表示,它整合了多個專有人工智慧平台來編寫Nurabot的程序,使該機器人能夠在醫院內獨立導航、安排任務並對口頭和肢體提示做出反應。


但人員短缺並非醫療保健產業面臨的唯一問題。世界老齡人口正在迅速增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30年,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預計將比2019年增加40%。聯合國預測,到2030年代中期,8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超過嬰兒數量。


過去十年,醫護人員數量穩定成長,但成長速度仍不足以趕上人口成長和老化的速度。東南亞預計將成為醫療保健人員短缺問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香港東華學院護理與公共衛生系副院長表示,鑑於醫療保健系統面臨的這些迫在眉睫的壓力,人工智慧增強系統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和成本。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