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4° / 24° )
氣象
2024-02-15 | Knowing新聞

《Hit AI & Blockchain》立法委員吳春城:錯誤的資料餵養AI生成出來的內容無法滿足壯世代需求

《Hit AI & Blockchain》立法委員吳春城:錯誤的資料餵養AI生成出來的內容無法滿足壯世代需求

「AI模型需要資料餵養才能生成內容,如果提供的資料是錯誤的,只會讓AI變笨,所以我們要檢討提供資料內容是否存在錯誤。」立法委員吳春城,在第七屆《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表示。

《Hit AI & Blockchain》立法委員吳春城:錯誤的資料餵養AI生成出來的內容無法滿足壯世代需求

長期相當關注壯世代的吳春城,把壯世代定義為戰後嬰兒潮的世代,因此這群人目前多是落在65歲的族群。

「你對65歲以上的群體有什麼想像?」吳春城話鋒一轉提到,根據目前《老人福利法》第二條的定義,「本法所稱老人,指年滿六十五歲以上之人。」而且《老人福利法》的立法初衷是為維護老人尊嚴與健康,延緩老人失能,安定老人生活,保障老人權益,增進老人福利。

換言之,法律對於壯世代的定義,與「老人」、「失能」、「福祉」掛勾,再再加深大眾對老人的偏見想法。隨著現代人更養生,而且健康餘命比過往多出20年,從65歲到80年之間被視為「第三人生」階段,這個長達快20年的時間,吳春城認為目前法律依然沒有改革,經常將銀髮族視為弱勢,仍然用過去社福政策角度來思考這群「壯世代」的需求。目前不論是產業提供的服務,甚至立法政策,是否有因時制宜,推出符合當前壯世代的服務內容?

吳春城認為顯然沒有,其中一項關鍵,就是這些壯世代與年輕人相比,數位能力落差達到60%,過去高齡者在數位世界留下的數位資產、數位資料甚少,因此在缺乏掌握高齡者數位資料的前提之下,要透過AI去生成資料掌握壯世代的需求,就容易產生偏見或是偏頗的建議。如果深思這個問題,就能預測出,我們是不可能打造出一個普惠大眾的AI時代。

吳春城接著提到,不久的將來,台灣會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人口佔台灣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儘管現在AI新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社會應該更加關注,該如何讓這群壯世代在AI時代不會變成數位「遺民」,甚至在探究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需求,不應該再用弱勢照顧的角度思考,這群人的輪廓更多是屬於具備高智能、擁有高資產的形象。

吳春城舉例,過去利用AI模型去調查銀髮族的80項需求,以旅遊業為例,請ChatGPT生成針對高齡者的旅遊計畫。結果發現,AI跑出的內容認為壯世代的安全係數高,因此提出的旅遊規劃就相對無趣。

「事實上,觀察現在壯世代是相對健康,甚至樂於冒險,其實應該可以設計出很有趣,可以去實踐人生夢想的旅遊商品,」吳春城最後表示,這就是因為AI模型現在的侷限,同時也讓相關業者無法深入理解消費者真正需求,自然就無法規畫更具體、具有創造力及商機的服務內容。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