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 AI & Blockchain》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產業要在國際市場保持競爭力,關鍵在AI技術落地應用到各行各業

「工總每年都會出一份白皮書向政府建言,去年建議之中,AI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因為每個行業能夠一點一滴去累積基礎技術,這些經驗是別人很難取代。」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在第八屆《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中表示。
呂正華指出,隨著全球投入開放式AI技術,如DeepSeek、李飛飛團隊開發的S1開源模型,都顯示出AI技術正走向開放與普及化的重要歷史轉折點。
「台灣過去常被認為是『重硬輕軟』的產業結構,但就像飛機需要兩個引擎才能穩定飛行,硬體與軟體同樣重要。」呂正華說明,台灣的硬體製造能力相當強勁,但軟體發展仍需加強,政府與民間都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強化軟體研發能量。
呂正華特別提到,台灣科技大廠已在生成式AI領域有所佈局。他認為,在開放系統的趨勢下,各種AI模型的應用將更加普及,產業界應該把握機會,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AI應用方案。
談及產業轉型實例,呂正華分享在彰濱工業區,一間傳統緞帶製造廠商成功導入生成式AI技術,不僅能自動生成符合時尚潮流的花色設計,還能快速產出多語言的產品文案,成功打入國際市場。
他強調,台灣產業要在國際市場保持競爭力,關鍵在於將AI技術落地應用到各行各業。「不論是食品、紡織還是其他製造業,每個產業都有其獨特的專業知識累積,若能將這些經驗與AI技術結合,將能創造無可取代的競爭優勢。」
呂正華表示,工業總會每年都會向政府提出白皮書建言,去年提出的148項建議中,AI相關議題占據重要篇幅,期待透過產官學研的共同努力,協助台灣產業在AI時代實現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軟硬整合是未來趨勢,台灣的科技飛機要飛得更高、更遠,必須讓兩個引擎一起發力。」呂正華表示,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學術界,都應該攜手合作,讓台灣的AI產業不僅能在技術創新上領先,更能在實際應用上遍及各行各業,真正提升國際競爭力。
最新科技新聞
-
-
全國電子仁武仁雄店盛大開幕 滿額送50週年紀念好禮!
(4 小時前) -
蘋果新機iPhone 16e vs iPhone 14換機比較?專家點評分析
(5 小時前) -
馬斯克哭哭!遭自家「最聰明AI」打臉 證實:逾半數貼文都假消息
(5 小時前) -
【實測開箱】AI神隊友!三星S25 Ultra最貼近生活的個人化助理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