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 AI & Blockchain》醫電數位轉型執行長何偉光:AI在醫療領域的發展,並非要取代醫師,而是提高醫療效率

「當有這些AI工具、平台之後,事實上真的能夠幫我們在醫病現場做好的溝通,同時也幫醫護行政縮短很多流程,這個是從我們的角色來看AI應用」醫電數位轉型執行長何偉光在第八屆《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中表示。
隨著醫療環境的變遷,人力短缺問題逐漸浮現,尤其是護理師與藥師的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何偉光認為,AI技術的導入可以有效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他指出,許多護理師的時間被大量的行政作業與文書處理占據,使其專業服務時間大幅縮減。
「我們投入語音技術與流程優化,不是為了追求高大上的AI,而是希望能讓護理師提前半小時下班,讓藥師有更多時間與社區民眾互動,而不是僅限於發藥、分藥。」何偉光表示,目前的AI技術已能夠有效支援醫療現場的日常運作,例如透過語音轉錄減少護理師的紀錄負擔,提升整體工作效率。
在台灣,醫療資源雖然相對充足,但民眾的健康管理仍存在巨大落差。何偉光提到,醫療機構每年接待超過20萬人次的健檢民眾,但多數人僅在體檢當日與醫療體系有短暫接觸,後續的健康管理往往缺乏有效工具。「我們的醫護人員已經很忙,無法全天候照顧所有來健檢的民眾。因此,我們希望利用AI技術,讓民眾在剩下的364天也能獲得適當的健康管理與指導。」
何偉光進一步解釋,現今AI技術發展成熟,整合健康數據與檢驗報告後,能夠為民眾提供個人化的健康建議,甚至適時提醒定期回診或調整生活習慣,「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個人健康,也能讓健保資源更有效運用,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
醫電數位的成立,最初是為了解決內部醫療體系內的整合問題。何偉光坦言,許多醫院、診所與藥局之間的資訊交換仍然不順暢,影響整體醫療效率。因此,醫電數位投入大量資源,強化諮詢架構與數據整合,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的便利性。
而語音技術的應用,便是其中一大突破。何偉光分享,透過語音轉錄技術,門診護理師可以減少重複衛教的時間,病患也能獲得完整記錄,提升就醫體驗。
此外,在長照機構與居家護理場域,AI語音轉譯技術更能幫助外籍照護人員與台籍護理師溝通。何偉光指出,公司開發的語音技術不僅能將護理長的指令即時轉換為越南文或印尼文,還能確保照護品質,減少語言隔閡帶來的風險。
隨著科技的進步,AI技術在醫療產業的應用已逐漸普及。何偉光指出,醫師的專業無可取代,但透過AI技術輔助,醫護人員能夠更有效率地提供醫療服務,未來的關鍵在於如何讓這些技術真正落地,解決醫療現場的實際需求。
最新科技新聞
-
-
全國電子仁武仁雄店盛大開幕 滿額送50週年紀念好禮!
(12 小時前) -
蘋果新機iPhone 16e vs iPhone 14換機比較?專家點評分析
(12 小時前) -
馬斯克哭哭!遭自家「最聰明AI」打臉 證實:逾半數貼文都假消息
(12 小時前) -
【實測開箱】AI神隊友!三星S25 Ultra最貼近生活的個人化助理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