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立專欄】川流不息(習)的美中關稅大戰

美中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自川普執政以來,便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時而湍急,時而平緩。而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展現正面應對這場挑戰。近日,美國多次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而中國也不斷加碼反制,沒有讓步的跡象,因此引發了全球對這場貿易戰後續發展的關注。
針對未來美中關稅戰的幾個分析:
1. 持續升級的風險
美國的強硬態度,可能導致中國採取更強烈的反制措施,進一步加劇雙方之間的貿易摩擦。而這種惡性循環,不僅會對中美兩國的經濟造成衝擊,也可能對全球經濟的穩定性構成威脅。這就好比說,兩個超級強颱不斷地拉鋸互相牽引,導致藤原效應,它讓颱風的影響力加大、破壞性增加、時間拉長。
2. 談判與妥協的可能性
儘管雙方在許多議題上存在分歧,但透過談判尋求解決方案,仍是避免貿易戰全面升級的可能途徑。然而,要達成實質性的妥協,需要雙方展現足夠的政治意願和靈活性。雙方領導人都有輸不起的顧忌,誰先讓步就有可能先降低其在國內的支持度。「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這場沒有槍炮子彈的貿易戰爭中,最後死傷的依舊是中低層的老百姓,嚴重程度取決於時間的長短!
3. 全球供應鏈的重塑
關稅戰加速了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許多企業開始尋求將生產基地轉移至其他國家,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筆者認為優先回到美國製造的將是自動化程度高的產業,美國可以充分利用其在AI與工業機器人的領先地位加速投資,而不再依賴亞洲低廉的人力成本。成功之後甚至還可以將自動化生產設備與技術出口外銷到全世界,為美國創造新的貿易順差。
這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可能導致新的區域性貿易集團的形成。
中國當然不會坐視不管,同樣會憑藉其對過去三十年能快速反應巿場需求並降低成本的成熟經驗,同時適當加入類似DeepSeek的A I解決方案,提供另類的選擇。
G2將各領風騷,形成兩個「經濟政治合體」的供應鏈體系!
4. 科技領域的競爭
中美之間的競爭不僅限於貿易領域,還延伸至科技領域,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生技醫療、航太國防、金融科技、能源、量子電腦等關鍵技術。
雙方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將對未來的全球科技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5.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其貿易摩擦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並增加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
關稅的增加將導致商品價格上漲,進而推升全球通貨膨脹壓力。
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對全球投資者信心造成衝擊。
6. 中國的應對策略
中國正積極擴大內需市場,以降低對出口的依賴,並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
隨著人口老化以及過去30幾年一胎化的人口紅利減少的效應逐漸顯現,強化醫療照護的需求,是一個可以全面提升經濟發展和建立文明社會的可能方案。
而過去不願意蹲馬步去提升基礎科學和工業基礎的短版,需改弦易轍,專注於對科技研發的投入,以提高技術自主能力,並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
7. 尋求多元化貿易夥伴
川普利用關稅手段,冀望打破已形成的世界貿易秩序,卻忘了自己是過去「世界是平的」全球化受益者之一。
中國目前正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係,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同時,調整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真正加大內需(而不是務虛),達到所謂的內外雙引擎的新經濟發展模式!
8. 未來的不確定性
在過去全球化的時代,美國扮演火車頭創新的角色,而中國則扮演世界工廠提供必要的燃料動力。中美關稅大戰的後續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這場貿易摩擦將對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雙方因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的霸權爭奪戰,為避免刀光劍影、生靈塗炭的實體戰爭,川普選擇以經濟/貿易/金融/文宣為主的關稅戰爭,似乎是一個相對和平的方式,是一個維護全球經濟持續繁榮與地緣政治穩定的折衷辦法。
然而,川普的任期只有三年多(包括明年底的期中選舉結果可能導致他的提前跛腳?),如果這是一盤圍棋比賽,「氣」似乎不夠長。因此川普總統應善用美國源源不斷的創新能力以及科技領先地位,快刀亂麻斬,畢其功於一役!
相對之下,習近平沒有任期壓力,似乎有氣定神閒的底氣。然而,這不是一場圍棋賽,時間並不能保證勝利。
歷史長河的演變中,「川流不息」亦是21世紀兩大強權領導人歷史地位的對奕。
最新科技新聞
-
-
「高效X美型」廚房潮食尚!惠而浦 COLORIS 8合1變頻氣炸蒸烤微波爐引爆雙色時尚
(6 小時前) -
Meta立場大轉彎 將使用歐盟用戶公開資訊訓練AI模型
(8 小時前) -
Sony新入門無線藍芽降噪耳機Sony WF-C710N即日起上市
(8 小時前) -
與駭客打情蒐戰!TeamT5點出資安人員「威脅情資」能力重要性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