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專欄】國發基金在台積電上市後一直賣股 台灣若有主權基金,張忠謀應該就沒有遺憾了?

近來有立委質詢台灣應成立主權基金的建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現在國家的財力、產業的發展,以及國際局勢,台灣應該能夠比較主動性的討論成立主權基金了。
不過,卓榮泰院長也說,台灣要成立主權基金,將來要有專法來管理,也要有專業管理的單位機制,資金的來源、規模,都必須要在一個公開透明的機制中運作。
過去對於台灣要不要成立主權基金,多年來就已有不少討論,但最後都沒有下文。2025年的今天,以當下台灣具備的國家實力與產業條件,的確是更成熟了。
但是,如果拿「台灣要不要成立主權基金?」這個問題,去問資深的投資界主管,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台灣應該有成立的需求,但每個人講完,都不忘提醒,「可是,台灣的主權基金能夠很專業且制度化地運作嗎?未來會不會政治凌駕專業呢?」
要談這個質疑之前,先談一下主權基金是什麼東西。
主權基金又稱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簡稱SWF),是指由主權國家政府所成立的基金,多數成立的原因是為了國家利益、產業發展或金融穩定。
主權財富基金跟一般民間的基金不同,它是由政府所支配與控制,由政府投資機構管理,透明度相對較低,受國家政策影響大。
截至2023年4月止,全球共有52個主權財富基金,包括挪威、中國、阿布達比、科威特、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等全球前十大主權基金,都各有高達上兆美元至數百億美元的資金規模。
若以規模最大的挪威主權基金來看,從1998年成立至2022年,25年來累積的年化報酬率約為5%,25年中,只有6年報酬率是負的,其餘都是正報酬。
另外,台灣雖然沒有類似這些國家的主權基金,但仍有幾個國家出資與支持的「類主權基金」,例如經常扮演股市護盤角色的國家金融安定基金(簡稱國安基金),還有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簡稱國發基金)。這兩個基金都以投資台灣企業為主,與前述國家的主權基金,主要以投資海外與國際級企業的模式不同。
這裡應該特別談一下國發基金的角色。其實,成立於1970年的國發基金(前身是行政院開發基金),是台灣推動產業投資的主要平台,以2024年底財報來看,歷來共投資120家重要新興事業,113家創投基金,至今仍持有70家公司股票,其中包括台積電、藥華藥、兆豐金、中華電信及中鋼等各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
國發基金直接投資台灣每個發展階段的重要新興產業,對促進產業發展及國家利益有極大貢獻,更重要的是,國發基金還透過投資超過百家以上的創投基金,擴大投資範圍至綠能、航太、文創等策略性產業,對政府推動新創發展扮演重大角色。
因此,如果說國發基金是目前台灣最重要的類主權基金,應該不為過。
不過,現在大家討論的主權基金,顯然是更偏向挪威、中東或新加坡這種型態的主權基金,以投資全世界頂尖與卓越企業為主,並以厚植國家財力及影響力為目標。
至於為何這種主權基金,現階段對台灣已增加其重要性?當然也有幾個原因。
首先,台灣的國家實力與產業實力如今大幅增加,半導體成為被全世界注視的關鍵產業,但產業發展項目必需更多元,如今台灣正在探索切入許多新興產業,從軍工、航太、能源、循環經濟,再到AI及量子電腦等創新領域,也都需要大步伐跨出去。
在這些新興領域,台灣大部分都沒有優勢,很多領先的企業、優秀人才與關鍵資源都在國外,政府若要鎖定與各國合作與發展,若有國家主權基金做為投資結盟的工具,對於產業擴展合作應該有不錯的帶動效果。
其次,近來美中對抗與地緣政治興起,川普總統又主導了關稅戰爭、匯率升貶值與資本市場的大幅度振盪,過去台灣政府把太多錢壓在美元與美債,未來要承擔的風險顯然已明顯增加,如何讓資金有更多元的布局與風險分散,會是很重要的考量。
過去幾年台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國家財政與稅收也不錯,與其全民普發一萬元,不如成立主權基金投資全世界績優企業,不將雞蛋全壓在美元及美債,透過佈局全世界股市來分散投資風險,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一點,雖然前面提到,台灣擁有國安基金與國發基金這樣的類主權基金,但以投資海外資本市場的主權基金,仍然可以達到不同的發展目標,並且可以和現有的類主權基金,做出不同的區隔。
國發基金以投資國內產業為主,主權基金則是投資海外企業,兩者的戰場不同,因此目標、方向與使命也不一樣。兩者不只可以做區隔,也可以互補搭配,對台灣的產業發展與國際連結,都有重要意義。
這裡,我可以舉一個例子,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台積電。
(取自台積電官網)
大家都知道,台積電是由政府支持設立的企業,國發基金從1987年就投資台積電,多年來投資報酬率早已達數百倍,也因投資績效很好,政府又有資金回收需求,因此在掛牌後幾年,政府就大量出脫賣股,如今只持有6.38%,這件事,也成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很大的遺憾。
國發基金在1994年台積電掛牌後就不斷釋股,原因不只是投資成本已降到非常低,由於基金也有回收資金並繼續投資新產業的使命,因此透過賣賺最多的台積電,應該是很順其自然的合理考量。
可是,在國發基金賣台積電股票時,如果台灣當時就有主權基金,情況可能就不同了。因為,主權基金以投資最卓越的龍頭企業為目標,1994年台積電掛牌時,主權基金在評估投資機會時,台積電必然是一個很值得投資的標的,很可能會在當時接棒投資,承接更多國發基金賣出來的持股。
事實上,台積電在掛牌後,確實就成為全世界各國主權基金一定會加碼的投資組合,例如挪威、中東、新加坡等國家的主權基金,或是許多投資期拉得很長的各國退休基金,都因長期持股台積電而獲利豐碩。
因此,當年張忠謀先生提醒政府不要一直賣台積電,如果當時台灣有一個主權基金,與國發基金扮演不同階段的投資角色,或許就不至於演變到今天政府只剩6.38%台積電持股的結果。
事實上,國內外幾乎都沒有例外,全世界資本市場中市值最大的企業,不管從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與臉書,或是台灣的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廣達及華碩等公司,都是在股票掛牌後,又繼續大漲十倍、二十倍甚至一百倍。
因此,讓國發基金負責培養從0到1新創企業的角色,再讓主權基金投資從1到100的財富放大器功能,不只可以收到互補的效果,也不會出現台灣自己辛苦培養出來的企業,無法把成果留在台灣,政府獲得的報酬有限,反而成為推動別的國家主權基金成長的主要動力。
事實上,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差別,就是基金因為使命不同,作法也一定會不一樣。
國發基金因為是台積電最早期股東,在公司掛牌時,帳面上已經賺很多,當時賣股,是怎麼賣怎麼賺,而且經理人心裡上也會覺得,這個投資已非常對得起國家了。沒有人會知道後來台積電紅成這樣,這樣的出脫其實是情有可原。
但是,讓擁有不同使命與目標、以投資不同階段股票的主權基金來評估,就會是不一樣的結果,這就是許多國家的主權基金當年投資台積電的原因。如果台灣擁有專業的主權基金,在1994年評估大量買進台積電,很可能張忠謀就不會有遺憾了。
不過,台灣應該成立主權基金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至於要不要成立?成立後能否順暢運作?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而且這個問題顯然很棘手,關鍵就在於,台灣若成立主權基金,能否真正做到專業化與制度化的經營。
對尋常百姓來說,投資似乎不是難事,看看新聞,想想現在流行什麼題材,就可以下單買股票,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很簡單的事。尤其是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候,買什麼賺什麼,投資似乎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但是,管理個人資產可以很隨性,想投什麼就投什麼,但投資大部位的基金,不管是主權基金,或是管理政府的退休基金,或是大學的校務基金,那就不是一個簡單容易的事了。
很多人言必稱股神巴菲特,也都聲稱要以他為標竿,但大部分標榜以巴老為師的人,其實都只學到皮毛,或只學到一部分,沒有真正做到,把投資當作是很專業及制度化管理的事情。
日前與熟悉新加坡GIC與淡馬錫等主權基金運作的朋友聊,他提到新加坡主權基金的運作與管理,是非常具專業、紀律性的工作,不只基金不會去參與擔任公司的董監事,更不會利用職權營私,獲取個人利益。
此外,投資一定要面對高風險,股價波動對基金衝擊也很大,一般來說,很多公司的大股東會利用職權獲取內線,但是主權基金占股也很大,對公司也有重要的影響力,但基金經理人與公司的互動,能否堅持專業的互動往來,會不會靠著權力取得任何利益或內線消息,這些都會嚴格考驗主權基金的內部管理及稽核內控。
甚至,近來股市劇烈波動,放空有很大的獲利空間,主權基金握有龐大部位,因此不少對沖基金會來詢問借券的機會,而且利息都給得相當高,有的甚至高達20%以上。這種誘惑,很多私人基金都很難拒絕,但國家主權基金就絕對不能做,要如何建立與內化這份工作守則,能否堅持地運作下去,絕對不是容易的事。
此外,最後還有一個議題,那就是投資應該多元化,最好能夠把全世界優秀企業都納入投資標的,包括中國大陸目前也有不少成長快速的優質企業,不過,以台灣目前的政治氣候,未來若成立台灣的主權基金,恐怕會限制投資大陸企業或大陸股市,若負責的經理人出手投資大陸企業,應該立法院就會罵到爆吧!
因此,卓榮泰院長談到,台灣要成立主權基金,將來一定要有專法來管理,也要有專業管理的單位機制,對於資金的來源、規模,都必須要在一個公開透明的機制中運作。
我認為,卓院長這個回答,顯然是已經把成立主權基金可能碰到的挑戰,做了認真嚴肅的研究了。
我也期待台灣成立主權基金,不只事前要有更多討論,並且審慎仔細地思考,未來執行主權基金的各項步驟與流程,不要讓一件美事,最後變成一個燙手山芋,成為立法院每天吵吵鬧鬧的題材,那就不太妙了。
最新科技新聞
-
-
臺北松山機場環亞貴賓室正式開幕 一次展現在地美食、品牌藝術及升級服務
(7 小時前) -
經濟部開放50條「AI試製線」支援產業升級 助企業培育AI人才
(13 小時前) -
LINE被盜有救了 新功能「再次登入」奪回帳號…還原聊天紀錄
(14 小時前) -
小米旗艦機Xiaomi 15 Series大秀夜拍硬實力 輕鬆保留煙花光暈層次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