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3° / 16° )
氣象
2025-02-17 | 台灣好報

緊急預警!台灣網路安全拉警報 駭客手段大升級

緊急預警!台灣網路安全拉警報 駭客手段大升級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近來,全台網路安全問題持續發酵,駭客竊取資料手段層出不窮,民眾與企業資訊安全岌岌可危。台北市的陳先生就碰著了這麼一件烏龍事。陳先生平常熱衷於在電商平台消費,某日他收到一條來自某知名電商平台的簡訊,表示他被抽中幸運獲獎,點擊連結填寫個資就會領取價值2000元的購物金。陳先生沒多想就點擊連結,不久之後,他的帳號被盜,綁定的信用卡被盜刷了好幾萬元,讓他懊悔不已。這絕對不是偶然的事件,當今駭客攻擊手段一直翻新,已經對大家的數位生活造成嚴重的威脅。

駭客手段大起底,攏是新「歪招」!軟體漏洞攻擊,隱密又要命

目前情況是民眾都習慣用舊版的軟體,不知道這個習慣予駭客大開方便的門。用舊版的 Microsoft Office 來做例,就變做駭客眼中的「肥肉」。曾有駭客組織利用其中的 CVE – 2017 – 11882 漏洞(常見的公式編輯器漏洞)來發動攻擊。他們假裝做正常的郵件,附著看似普通的 Excel 抑是Word 附件。一旦用戶好奇點開,駭客就會透過合法的「開啟檔案時貼上.ee」服務,下載 Visual Basic 腳本,緊接著執行腳本來取得隱藏惡意程式碼的圖片檔案,進而達成帳號密碼竊取、瀏覽器記錄窺探,甚至鍵盤輸入監控。令人驚訝的是,這一系列的操作會巧妙繞過防毒軟體,全程在用戶一點嘛毋覺察的情形下完成,等到發現異常,往往著已經來不及矣。

智慧設備變成「臥底」,生活隱私全部曝光

誰會想到,我們日常倚賴的智慧設備,像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音箱,是駭客盯著的目標。台灣某安全研究團隊曾做過一項駭客攻擊模擬實驗,結果令人寒毛直豎。駭客開發的惡意軟體,會使得這些智慧設備秒變監視器。他們透過予在設備播放嵌入特殊脈衝的音樂,利用設備本身的麥克風和揚聲器,達成對週邊環境的監控。攻擊者先引誘使用者安裝毋免 Root 權限的第三方 Android 應用程序,安裝了後,惡意程式就悄悄播放18 – 20kHz 的聲音訊號,同時用正常音樂掩蓋這些脈衝。設備的麥克風拾取反彈的聲波了後,攻擊者就會接收資料來進行分析處理,用戶的一舉一動、所處的位置、甚至隱私的活動全部給人看光。

社群平台藏暗箭,機密資訊悄悄流失

臉書、IG等等社群平台,已經變成駭客的新戰場。有些境外的勢力與不法份子在平台內潛伏,創造虛假的帳號,假裝做興趣相投的網友,混入各種群組。在軍事愛好者的社團內,他們探聽軍事裝備的參數;在企業高階主管交流群當中,試圖套取商業機密。有時候,他們猶故意挑起敏感的話題討論,從民眾的評論當中篩選有價值的資訊。等到與目標建立起信任,就透過私訊進一步騙取機密訊息,整個過程難以防備。

資料被盜,後果超乎想像!個人生活陷入混亂

對個人來講,資料一旦被盜,生活就會陷進一團亂。社群帳號被盜用,發布一些莫名其妙的內容,造成親朋好友誤解;銀行帳戶資訊洩漏,存款飛走;騷擾電話、詐騙簡訊更是一個接一個來,令人不堪其擾。若是你想保護隱私或在國際間溝通時更方便,可以試試使用美國電話號碼,既能增加安全性,也讓通訊更加順暢。

企業發展遭受重創

企業的資料安全一旦失守,損失堪稱慘重。商業機密被竊取,競爭對手有可能搶先推出類似產品或是服務,搶佔市場;客戶資料洩漏,引起信任危機,有客戶大量流失,業績下滑危機。台灣某知名科技企業,就因為客戶資料洩漏,不但流失大量客戶,還面臨高額的賠償與法律訴訟,元氣大傷。

社會運作面臨挑戰

從社會層面來看,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資料安全更是重要。電力、交通、金融等等產業的資料一旦遭受攻擊,就會嚴重影響社會正常的運作。先前高雄地區曾因為電力系統資料被攻擊,致使大規模停電,交通癱瘓,民眾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

全民行動,築牢網路安全防線!個人層面:小心駛得萬年船

對我們台灣廣大的民眾來講,提高本身的網路安全意識是第一條防線。軟體有更新提示,務必及時更新;收到不明的連結,堅決不點;下載應用程式,認清官方正規的管道。在社群平台,千萬不要隨意透露個人的隱私資訊;定期更換帳號密碼,採用複雜的密碼組合,並且開啟雙重認證。

企業層面:建構堅固防護網

對我們台灣的企業來講,網路安全是大事。企業要強化網路安全管理,定期進行系統安全偵測與漏洞修復,及時更新軟體版本。運用先進的加密技術,保護資料傳輸與儲存的安全,建立完善的資料備份與復原機制。同時,加強員工網路安全的培訓,提升全員的安全意識。

政府層面:完善法規強監管

我們台灣的政府著加快改善網路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加對駭客攻擊等等違法行為的懲處力道。加強國際合作,攜手因應跨國網路犯罪。另外,增加對網路安全技術研發的投入,提升全台網路安全防護能力。

網路安全無小事,關乎你我他。大家務必提高警覺,積極採取防範的措施,守護好自己的資料安全。趕緊將這些防範的知識分享給身邊的親友,讓我們攜手共築台灣網路安全的堅固防線!(照片示意圖翻攝資料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