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加速台灣趕上純網路證券商時代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游可欣/台北報導
去年(2020年)12月金管會宣布,啟動「資本市場藍圖」,台灣電子下單比重已達到7成,為因應金融科技浪潮,金管會將結合金融科技,推動數位轉型,協助證券商發展虛擬據點,或提升實體營業據點,金管會正研議設立「虛擬網路券商」。
「資本市場藍圖」以未來3年為期,努力推動證券商發展投資銀行業務,包含輔導新創業者籌資掛牌、研議證券商提早投資公開發行前公司相關規範及配套措施、研議檢討IPO承銷方式及配套措施。
證期局長張振山對媒體表示,國外許多國家都有純網銀券商,台灣電子下單比重愈來愈高,以及券商數位轉型浪潮下,確實有發展虛擬券商的可能性,今年將會輔導傳統券商設立虛擬據點,若成效不錯,未來不排除開放設立純網路券商。
何謂「純網路證券商」?
行動科技改變金融服務的發展,銀行由特地的場域轉化為無所不在的服務,純網銀最大的特色在於「無實體分行」,當前證券商也因為行動科技,投資人臨櫃業務減少,證券商的實體通路必須調整,台灣電子下單比重不斷增加,證券商也必須開始轉型,未來從開戶到下單交易全靠手機或電腦就能搞定,「純網路證券商」意味著人們不需要再到證券行開戶,下單全改採數位化。
相較於台灣,美國純網路證券起步較早,《Businessinsider》報導指出,美國在1985年就有純網路券商名為「Firstrade」服務範圍多達65多個地區,包含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國家,Firstrade提供股票、ETF、期權和共同基金服務;不過,Firstrade沒有投資顧問的協助,較適合已有長期投資者,不適合新手。
TD Ameritrade網路券商在1997年美國上市,近期被嘉信證券(Charles-Schwab)收購,《FinanceMagnates》報導指出,嘉信證券(Charles Schwab)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揭露2020年年度財務數據,客戶和財務指標的強勁增長,但收入卻出現下滑,主要是因收購TD Ameritrade,整合成本和資本支出達到16億美元左右。
台灣證券交易所在2015年6月開放證券經紀商受理開戶,委託人約定單日買賣最高額未超過100萬,且不開立信用交易帳戶者,可採足以確認申請人為本人之通訊或電子方式辦理開戶,包含委由往來交割銀行確認委託人身分等方式,但投資人仍要到銀行臨櫃辦理開立證券款劃撥帳戶,無法落實完全線上作業。
目前也有不少業者搶攻布局數位轉型,像是永豐證券讓客戶直接用數位帳戶當作股票投資交割戶,而玉山銀行和富果帳戶(Fugle)合作,在金管會Fintech沙盒的監督下,只要有玉山銀行帳戶就能線上開戶。
另外,還有「好好投資科技」也在2019年底進入金融監理沙盒實驗,等到監理沙盒實驗成功,「好好投資科技」將正式申請證券商執照,將成為台灣「純網路證券商」。
圖片來源:取自授權素材freepik、photoAC、TDC NEWS製作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STO正式啟動!金管會:納入證交法監管
純網銀開戰!LINE Bank正式取得營業執照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
最新科技新聞
-
-
「國際影音平台」招標洩密惹議?李永得槓立委掀戰火
(3 小時前) -
Google Assistant進行5個小更新 iPhone不見現在也可以幫忙尋找了
(3 小時前) -
NCC:109年第4季台灣大用戶增最多 遠傳ARPU上揚
(4 小時前) -
搶5G用戶數 中華電更拚影視霸主3年達陣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