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排放」不只是環保! 如何改變你我生活?
你是不是覺得「淨零排放」這個聽起來高深的詞彙,對你我有什麼影響?企業需要改變什麼策略,才能在這場淨零浪潮中勝出?而我們的生活又會有哪些改變?
記者 鄧天心/綜合報導
你是不是覺得「淨零排放」這個聽起來高深的詞彙,對你我有什麼影響?企業需要改變什麼策略,才能在這場淨零浪潮中勝出?而我們的生活又會有哪些改變?
延伸閱讀:COP29氣候談判火熱進行 台灣明年1月將定新減碳目標
2050淨零排放:下一波的商機革命
全世界各國正在響應這項綠色趨勢,在《巴黎協定》宣告下,全球136個國家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包括歐盟、英國、韓國、日本等經濟強國,對企業提出了嚴苛的減碳標準,聽起來很嚴重,但其實這也意味著:減碳的同時,市場正在開啟一個超過數兆美元的新商機。
以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為例,未來台灣企業如果出口產品到歐盟,將面臨碳排放課稅,對電子、半導體、鋼鐵、塑膠等台灣強勢出口產業而言,碳稅可能成為額外的經營成本,未來幾年,碳稅將可能直接影響台灣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進而威脅企業的生存。
擁抱淨零排放的企業不僅可以降低這些稅務成本,還能利用創新技術,從「減碳」中找到新的營收模式。以電動車為例,特斯拉的成功證明了「減碳科技」不僅是環保概念,還是一個能創造巨大利潤的產業。
綠色科技投資成為焦點
事實上,全球投資市場已經悄悄開始傾向「綠色經濟」,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研究指出,2023年全球再生能源投資突破1.7兆美元,吸引的資金比傳統能源多出將近50%。這些趨勢告訴我們,誰能優先掌握「淨零科技」與「低碳產品」,誰就能在下一波經濟革命中占得先機。
台灣企業像是台積電,已經開始將「碳捕捉技術」與「綠電應用」列入核心策略,對其他企業來說,減碳也不再只是「做好事」,而是與市場接軌的「賺錢事」。
淨零排放與碳中和概念一樣嗎?
你是不是很常聽到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與碳中和(Carbon Neutral)?這兩者常被混為一談,但其實兩者仍然存在著差異,簡單來說,碳中和是一種相對較短期的應對策略,而淨零排放則是全方位的減碳與永續目標,關注所有溫室氣體的總體平衡,下面用比喻告訴你:
碳中和
你可以想像碳中和就像是信用卡帳單裡「帳務對沖」的概念:你在某處花費(排放二氧化碳),可以透過在另一處存入(種樹或購買碳權)來達到抵銷,所以碳中和的核心概念是透過交易來管理二氧化碳排放量。
淨零排放
而淨零排放則像是重新規劃你的整體財務狀況,不僅有包含信用卡帳單,還包括房貸、學貸與保險,淨零排放不僅關注二氧化碳,還有甲烷(CH₄)、氧化亞氮(N₂O)等其他溫室氣體的減量,並強調從根源上消除這些排放,例如,改用綠能電力、發展碳捕捉技術,並結合自然碳匯(如森林復育)來抵消不可避免的排放。
台灣緊盯國際減碳壓力 明年1月成重要轉捩點
在全球推進減碳政策的浪潮下,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也正全力規劃未來策略,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9)雖然沒有台灣的正式參與,但環境部首次成立COP29戰情中心,邀請國內外專家深入解析國際會議進展,仍然看得到台灣對「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國際規範的關注,歐盟提出的CBAM將於2026年全面實施,屆時可能對我國主要出口產業如電子、鋼鐵和半導體帶來直接影響。
但早在2022年,台灣便提出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NDC)計劃,設定減碳24%±1%的目標,今年8月,總統賴清德也指示環境部提出更積極的減碳策略,以加速2050淨零轉型。
台灣2022年3月已制定「2050淨零排放路徑」,聚焦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四大轉型方向,同時投資綠電、氫能與碳捕捉等12項關鍵技術,以助力企業保持全球競爭優勢。
2024年1月,台灣即將邁入一個關鍵時刻:《氣候變遷因應法》將正式上路,要求特定企業進行碳盤查,並逐步實施碳費制度,企業必須公開自身的碳排放數據,並根據排放量繳納碳費,挑戰台灣企業綠色轉型的腳步。
然而企業的綠色轉型,不僅加速台灣往低碳經濟發展,也將創造大量綠色就業機會,包括新能源科技、電動車製造與智慧能源管理等產業,成為未來勞動市場的熱點。
低碳時代已經來了?
淨零排放不僅改變了企業的經營目標,也將逐漸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未來幾年,我們的生活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子?
1. 消費將被「碳足跡」標價
未來的商品包裝上可能不僅有熱量標示,還會顯示它的「碳足跡」數據,例如,一瓶從澳洲運來的紅酒可能顯示出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而本地生產的紅酒則因為碳足跡較低而顯得更環保、更便宜。
2. 電動車與綠色交通成為主流
2050年之前,台灣計劃完成市區公車100%電動化,並大幅提升電動機車與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如果不想搭乘公共交通運輸工具,選擇電動車也能享有政府補助,甚至電費比加油便宜,像是開電動車每公里花費就比汽油車低60%以上。
3. 低碳飲食成為飲食新趨勢
牛肉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遠高於雞肉或魚類,這可能讓植物性飲食和本地食材成為未來餐桌的主流,不過,也別擔心吃不到好東西,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推出「環保版本」的經典美食,例如低碳生產的牛奶或以植物製成的牛排,保持好味道同時也很環保。
2050年的淨零目標不是一個終點,相信也是企業需要重新面對自己的創新與永續力的關鍵,同時也讓我們每個人開始從日常生活中,對我們的消費培養環保意識,成為推動改變的一份子。
這篇文章 「2050淨零排放」不只是環保! 如何改變你我生活?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
美政府擬出重手打擊壟斷 強制Google出售Chrome
(54 分鐘前) -
2024 UGG秋冬新品超萌!NewJeans Hanni穿搭厚底高跟雪靴
(56 分鐘前) -
望解除iPhone銷售禁令 蘋果計畫2年內在印尼投資32.4億
(1 小時前) -
realme GT 7 Pro支援全方位水下攝影 年度AI黑馬12月下旬台灣登場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