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1°
( 11° / 11° )
氣象
2025-02-08 | 科技島

不只AI領域!中國製藥業也正在經歷「DeepSeek時刻」


不只AI領域!中國製藥業也正在經歷「DeepSeek時刻」


不僅僅是AI產業,中國製藥業也正經歷自己的DeepSeek時刻——中國生技公司現在開發藥物的速度相較美國,速度也更快、成本更低。編譯/高晟鈞


不僅僅是AI產業,中國製藥業也正經歷自己的DeepSeek時刻——中國生技公司現在開發藥物的速度相較美國,速度也更快、成本更低。


[caption id="attachment_163616"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不只AI領域!中國製藥業也正在經歷「DeepSeek時刻」
中國生技公司現在開發藥物的速度相較美國,速度也更快、成本更低。(示意圖/123RF)[/caption]


故事始於去年秋天


生技產業DeepSeek時刻始於去年秋天,由億萬富翁Bob Duggan一手扶持的Summit Theraputics宣布其藥物在肺癌試驗中的表現,優於默克公司的Keytruda。要知道,Keytruda是目前用於多種癌症的一線免疫療法藥物,長據市場主導地位,每年更是為默克帶來超過300億美元的營業額。儘管Summit目前仍未獲得批准生產藥物,但此消息一出便使Summit市值增加了數十億美元。而Summit的藥物來源引起了各方好奇,結果一出,竟是來自一間鮮為人知的中國生技公司Akeso。


更多新聞: 效果媲美減肥神藥? GLP-1微型植入物動物試驗成果亮眼


生技業複製DeepSeek的成功


過去十年來,許多在美國深造的頂尖科學家回到了中國,推動了上海周邊生技中心的興起。在技術與監管體系的雙重支持下,中國生技公司的臨床試驗成本僅是美國的一小部分。目前,中國的生物技術創新大多是漸進式的,而非突破性的。許多公司專注於改進現有藥物——調整化學成分、提高療效或在關鍵方面使其與眾不同。


對於美國大型製藥公司而言,他們非常願意支付高價來購買新藥,藉此取代那些過了專利期的藥物。這種趨勢使得美國在波士頓、劍橋與舊金山灣區形成了從研究機構、生技公司再到製藥公司的閉環式產業鏈。然而,中國的崛起正急速侵蝕這項產業鏈,畢竟如果你只需花費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從中國獲得藥物許可,為什麼需要花費100億美金收購一間擁有中期藥物的生技公司呢?


目前火熱的減肥藥市場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禮來公司與諾和諾德是生產GLP-1藥物的原廠,但仍不足夠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隨著原廠藥最快在2026年到期,連默克、阿斯特利康等製藥大廠都在尋求進入市場份額高達1000億美元的減肥藥市場。默克在去年斥資20億美元(首付1.12億美元)買下中國翰森製藥HS-10535全球獨家許可便是最好的例子。


投資者的動盪、病人的福音


這些「便宜」的交易對大型製藥公司來說非常有利,但對於美國生技公司及其創投支持者來說,他們正在創造真正的挑戰。投資者越來越難以對早期生技公司進行估值,因為很難預測來自中國的競爭。然而,從病患的角度來說,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是一種福音,畢竟只要有效,沒有人在乎藥物是從何而來。


隨著中美交手跨足多個領域,對於專注於維持競爭優勢的美國政府來說,中國生物技術的崛起是個警鐘。創新競賽將不僅限於人工智慧或加密技術,還深入生命科學領域。



資料來源:WSJ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不只AI領域!中國製藥業也正在經歷「DeepSeek時刻」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