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出世在意料之內!輔大AI學者謝邦昌:中國善於打造韌體
2025農曆新年期間,中國AI新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突襲上市,聲稱推出低成本、高效能的AI語言模型,一度重挫輝達(NVIDIA)16%、台積電6%股價,被媒體形容為「橫空出世」,引發美使得技術門檻降低國矽谷大地震。但輔大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謝邦昌卻認為,DeepSeek的出世在意料之內,「中國為突破美國圍堵,一向善於打造韌體,做出讓使用者感受差不多的產品」。
[caption id="attachment_163529"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謝邦昌認為,DeepSeek的出世在意料之內,「中國一向善於打造韌體,做出讓使用者感受差不多的產品」。(圖/取自X@deepseek_ai)[/caption]
美國長期透過技術封鎖,試圖限制中國AI與新科技的發展,但DeepSeek近期推出的AI模型,成本僅為OpenAI o1的一小部分,卻能實現與其相近的表現,DeepSeek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高效訓練方法,使得AI開發成本大幅降低,這對中國的AI與雲端運算產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也震撼全球科技市場。
延伸閱讀:各國DeepSeek禁令凸顯AI潛在資安風險 監管加劇成趨勢
謝邦昌指出,以現今趨勢來說,軟硬體互相糾結成韌體,硬體優勢將逐漸不顯著,幾年後將不再是王道;中國在硬體發展受限的狀況下,原本就善於透過軟體的優化,打造出韌體,來突破美國的圍堵,華為早就將這一套應用於手機上,硬體技術雖不如其他大國,但中國的軟體實力不錯,會針對市場上出現的系統「把不常用的東西刪掉、常用的部分優化」,減輕硬體負荷,如此一來,軟體加上硬體就會變成「韌體」,比起原先佔據硬體優勢的手機,對使用者來說,感受相差不大,消費者自然願意買單。
謝邦昌說,DeepSeek其實也是運用同樣的方式,使用的GPU比「ChatGPT」少,卻借鏡市場上的AI技術,進一步優化,開發出多頭潛在注意力架構(MLA),降低計算複雜度、大幅降低推理價格,利用強大的軟體、搭載拚不過別人的硬體,打造出使用起來差不多的「韌體」,而且DeepSeek還開源程式碼,使得技術門檻降低,有助於降低成本與加速創新,不同於ChatGPT、Gemini等封閉模型。
謝邦昌認為,IT戰爭就是互相攻擊,也難以禁止很多東西,大國有平台、條件可以互相競爭,因此,當初看到美國推出ChatGPT時,就能預見中國一定會推出相應的系統,DeepSeek並非「橫空出世」。
「臺灣應該思考自己的強項在哪裡。」謝邦昌說,臺灣是硬體供應鏈但非主導者,雖自稱AI大國,但軟體面相對弱,始終為OEM代工,「我們是ecosystem重要一環,應思考如何固守好這樣的位置」,要有這樣的思維:「我雖然不是最好,但沒有我,你就會不好。」
謝邦昌認為,在軟體發展上則要借力使力,學習DeepSeek的強項,使用開源的「吸星大法」,也許國科會的TAIDE可以和聯發科達哥結合,力量會更強,「有朝一日在繁中大型語言佔有一席之地」。
他指出,簡體中文資料庫大,但繁體中文蘊含的訊息量比簡體中文更多、更好,臺灣應該把握優勢,去思考TAIDE該如何優化、應用於民間,讓更多人願意使用。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DeepSeek出世在意料之內!輔大AI學者謝邦昌:中國善於打造韌體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
AI代理系統恐失控?專家逆風示警AGI發展風險
(3 小時前) -
私人3C產品入境遭NCC收750元「海外送修也要收」 逾4700人連署自救!
(3 小時前) -
訪半導體研究中心 吳誠文驚見90年代引進首台CMP機台仍在運作
(4 小時前) -
DeepSeek出世在意料之內!輔大AI學者謝邦昌:中國善於打造韌體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