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魔咒?RTX 4090成輝達史上最強顯卡 後繼款恐無力超越
摩爾定律推動PC硬體不斷進步,晶片製程縮小使得GPU的性能持續提升。然而,這種趨勢正在放緩,輝達也開始面臨挑戰。如,RTX 4090在台積電4奈米製程上實現了三倍的電晶體密度提升,而RTX 5090雖然總電晶體數量增加至92.2億,但密度卻略降至122.9M/mm²,顯示技術進步已達瓶頸。
輝達RTX 4090或許已經成為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顯示卡,甚至我們可能再也見不到同級別的旗艦產品。儘管RTX 5090的效能已經超越前代,但RTX 4090仍被視為輝達的巔峰之作,不僅重新定義了旗艦顯示卡的標準,也成為整個顯示卡產業的轉折點。
[caption id="attachment_163792"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RTX 4090在台積電4奈米製程上實現了三倍的電晶體密度提升,而RTX 5090雖然總電晶體數量增加至92.2億,但密度卻略降至122.9M/mm²,顯示技術進步已達瓶頸。(示意圖/123RF)[/caption]
RTX 4090領先世代的性能飛躍
據報導,RTX 4090可能已成為GPU歷史中的一座里程碑,也許再也無法看到同等級的跨越式進步。RTX 4090的表現前所未見,其性能比當時市場上次強的顯示卡快了近70%,這種代際提升幅度極為罕見。相較之下,RTX 5090的效能提升幅度約為30%,遠不及RTX 4090帶來的巨大飛躍,這使RTX 4090顯得獨一無二,也讓人懷疑未來是否還能再見到這樣的產品。
更多新聞:外媒評測輝達RTX 5090顯卡 普遍給好評但有「2大痛點」
RTX 4090價格翻倍 價值更勝以往
過去,輝達透過Titan系列來展示技術實力,然而從Ampere架構開始,RTX 3090成為第一款90級顯示卡,取代了Titan系列的位置。到了RTX 4090,輝達進一步將旗艦產品價格從上一代的700美金(RTX 3080)提升至1,600美金,然而市場仍然接受了這樣的變化。不同於傳統高階顯示卡僅提供極端效能,RTX 4090兼具卓越的性價比,甚至優於RTX 3090、RTX 3080和AMD RX 6950 XT。
輝達晶片受摩爾定律影響而放緩
過去,摩爾定律推動PC硬體不斷進步,晶片製程縮小使得GPU的性能持續提升。然而,這種趨勢正在放緩,輝達也開始面臨挑戰。如,RTX 4090在台積電4奈米製程上實現了三倍的電晶體密度提升,而RTX 5090雖然總電晶體數量增加至92.2億,但密度卻略降至122.9M/mm²,顯示技術進步已達瓶頸。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輝達首次在連續兩代顯示卡中使用相同的製程節點(台積電N4),顯示出新製程的開發難度與成本已成為產業重大挑戰。未來,僅靠提升電晶體密度來帶動顯示卡性能飛躍,已經變得不切實際。
AI技術成為輝達提升性能新解方
面對摩爾定律的限制,輝達也開始尋找其他提升效能的方法,其中AI技術成為新的突破口。RTX 50系列推出DLSS 4多幀生成技術(Multi-Frame Generation),藉由AI補幀和升級影像來提升視覺效果,而非單純依賴硬體性能。儘管輝達透過RTX 5090實現了效能提升,但這主要是因為與RTX 4090相比,晶片尺寸更大、功率更強。
這樣的發展趨勢意味著,未來顯示卡的效能提升將更多依賴AI,而非傳統的硬體躍進。對於許多玩家而言,花費數千美元購買的顯示卡依賴AI增強影像,可能會令人感到不滿。但隨著製程技術發展趨緩,這或許已經成為無法避免的趨勢。
RTX 4090的傳奇恐怕很難再現
未來或許仍會出現更強的顯示卡,但它們的提升方式將不同於RTX 4090帶來的巨大性能飛躍。無論輝達或其他廠商是否能夠開發出媲美RTX 4090的旗艦級產品,玩家都需要調整對於世代性能提升的預期。
參考資料:DigitalTrend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摩爾定律魔咒?RTX 4090成輝達史上最強顯卡 後繼款恐無力超越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
Google取消AI武器禁令!吳恩達力挺:企業應助軍方技術發展
(10 小時前) -
數發部經費大減!黃彥男:算力建置與300個AI模型訓練受影響
(10 小時前) -
「3D列印水凝膠」能抗宇宙輻射 降低人類探索太空風險
(11 小時前) -
捷克查理大學領軍打造歐洲AI模型 挑戰OpenAI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