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確認可能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 開啟探索可能性
近日有國際研究小組證實,鄰近類太陽恆星的宜居帶中,發現一顆「超級地球」(Super-Earth)。這顆名為「HD 20794 d」的太陽系外行星,質量高於地球,遠低於天王星和海王星一類的太陽系冰巨星。
近日有國際研究小組證實,鄰近類太陽恆星的宜居帶中,發現一顆「超級地球」(Super-Earth)。這顆名為「HD 20794 d」的太陽系外行星,質量高於地球,遠低於天王星和海王星一類的太陽系冰巨星。在2年前由牛津大學科學家克雷提尼爾(Michael Cretignier)博士發現,基於20多年觀測的結果推測,確認該系外行星擁有生命存在的關鍵要素,為未來類地系外行星的研究開啟新的可能性。
[caption id="attachment_163812"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近期科學家發現一顆「超級地球」(Super-Earth)。這顆名為「HD 20794 d」的太陽系外行星,質量高於地球,遠低於天王星和海王星一類的太陽系冰巨星。(示意圖/123RF)[/caption]
根據報導,HD 20794 d系外行星質量是地球的6倍,繞著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運行,距離地球僅20光年,軌道位於該系統的宜居帶內,代表與恆星的距離適中,能在表面維持液態水,而液態水是所知生命存在的關鍵。克雷提尼爾博士在2022年分析智利拉西拉天文台的HARPS(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尋器)攝譜儀記錄的檔案數據時,首次發現一顆潛在系外行星的訊號,並分析物體吸收和發射的光。
更多新聞:「太空垃圾」產生風險與日俱增 專家開始擔憂飛航安全
使用先進儀器分析數據
克雷提尼爾博士發現,主恆星發射的光譜中明顯出現週期性變化,可能是附近行星引力造成的現象,但因為訊號微弱,無法辨別是行星,還是恆星本身引起,或是儀器錯誤所引起。因此,研究團隊使用過去20年中記錄的高精度測量數據,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之一,測量光譜的微小變化,逐步分析刪除所有可能的污染源。最後研究團隊成功確認係外行星的存在,有望在未來的太空任務拍下更詳細的圖像。
尋找生物特徵的線索
HD 20794 d 系外行星的軌道呈橢圓形,與大多數行星的圓形軌道不同,因此與恆星距離變化甚大,使行星在一年內從宜居帶的外緣移動到內緣。克雷提尼爾博士認為,該行星與地球相對較近,或能在未來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包括分析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以尋找潛在生命的生物特徵。但無論如何,HD 20794 d行星將為執行的太空項目,提供一個寶貴的測試案例,探測太陽系外生命的跡象。
資料來源:PHY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臺!
這篇文章 科學家確認可能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 開啟探索可能性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
Google取消AI武器禁令!吳恩達力挺:企業應助軍方技術發展
(11 小時前) -
數發部經費大減!黃彥男:算力建置與300個AI模型訓練受影響
(11 小時前) -
「3D列印水凝膠」能抗宇宙輻射 降低人類探索太空風險
(12 小時前) -
捷克查理大學領軍打造歐洲AI模型 挑戰OpenAI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