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9° / 15° )
氣象
2025-02-12 | 科技島

中國「長征八號甲」首飛成功 揭開巨型衛星星座計畫


中國「長征八號甲」首飛成功 揭開巨型衛星星座計畫


中國衛星網路集團有限公司(China SatNet)推動「國網」計畫,計劃在低軌部署約13,000顆衛星,並搭載升級版長征八號甲火箭,該火箭於2020年12月首次亮相。編譯/李寓心


中國在2月11日下午5點30分,從文昌太空發射場進行「長征八號甲」的首次發射,搭載第二批衛星進入軌道,展開中國的巨型衛星星座「國網」(SatNet)計畫,對抗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在低地球軌道(LEO)的SpaceX星鏈(Starlink)衛星。然而,中國這兩次發射的衛星,包括尺寸、質量、功能和圖像等,都未透露相關細節,引發外界對衛星實際用途的揣測,以及對中國太空計畫透明度的質疑。


[caption id="attachment_164232"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中國「長征八號甲」首飛成功 揭開巨型衛星星座計畫
中國於2月11日下午5點30分從文昌太空發射場發射「長征八號甲」,成功將第二批衛星送入軌道,開啟「國網」衛星計畫(示意圖/123RF)[/caption]


根據報導,中國中央企業「中國衛星網路集團有限公司」(China SatNet)負責的「國網」計畫,將在低地球軌道上部署約13,000顆衛星,搭載標準長征八號火箭的升級版「長征八號甲」,於2020年12月首次亮相。火箭長度為50.5公尺,起飛質量為371,000公斤,產生的起飛推力約480噸,可將7,00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入7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SSO)。


更多新聞:「2025超級盃」足球賽將開打 NASA太空人在太空也能觀看


打造可重複使用火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聲稱,長征八號系列火箭可運送5,000和7,000公斤的有效載荷至太陽同步軌道,以提高中國發射衛星星座的能力。實際上,長征八號最初規劃是作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以實現推進著陸。但後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放棄,轉而使用長征九號、十號和十二號火箭,作為可重複使用的發射器,最快可能在今年首次亮相。


衛星發射任務專用火箭


一次性的長征八號系列火箭則作為高頻率發射的載具,採用模組化結構,增加核心和推進引擎的力量,並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建立專用發射台,在未來發射的「國網」和「千帆」巨型衛星星座扮演關鍵角色。雖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目前尚未公布今年中國的計畫,但推測可能將再嘗試達到2024年設定的100次發射目標。


中國2025年太空任務


2025年中國主要任務包括載人神舟二十號和二十一號任務,以及天舟貨運太空船至天宮太空站的補給任務。另外,還有預計在5月發射的天問二號近地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同時,中國還計畫在2025年首次推出多款新型長征火箭,以及潛在的可重複使用商業火箭,可能包括首次天宮太空站的「低成本」貨運任務。



資料來源:SPACE NEWSReuter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中國「長征八號甲」首飛成功 揭開巨型衛星星座計畫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