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8-04 | 科技島

未來不用害怕打針了!科學家研發「牙線疫苗」 取代針頭瞄準牙齦


未來不用害怕打針了!科學家研發「牙線疫苗」 取代針頭瞄準牙齦


一項新研究發現,利用牙線接種疫苗,能透過牙齦一處特殊的通透組織,在口腔、鼻腔和肺部等黏膜表面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這項技術在小鼠實驗中已證實有效,為害怕打針的人們帶來了希望。記者彭夢竺/編譯


一項新研究發現,利用牙線接種疫苗,能透過牙齦一處特殊的通透組織,在口腔、鼻腔和肺部等黏膜表面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這項技術在小鼠實驗中已證實有效,為害怕打針的人們帶來了希望。


[caption id="attachment_186063" align="aligncenter" width="1920"]
未來不用害怕打針了!科學家研發「牙線疫苗」 取代針頭瞄準牙齦
科學家們發現,牙線未來有一天可能成為疫苗接種的工具。(圖/截取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caption]


牙線取代針頭 瞄準牙齦特殊組織接種疫苗


根據《ScienceDaily》報導,科學家們發現,牙線未來有一天可能成為疫苗接種的工具。這項新方法瞄準的是牙齦上一種獨特、具高度通透性的組織,稱為「上皮附著」(junctional epithelium)。這種組織正是許多病原體(如流感、COVID-19)進入人體的門戶,因此在這裡刺激免疫反應,能有效保護人體的口、鼻、肺部。


領導這項研究的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奈米醫學教授Harvinder Singh Gill表示,黏膜表面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病原體入侵的來源。然而,注射式疫苗產生的抗體主要集中在血液中,在黏膜表面的抗體相對較少。「但我們知道,當疫苗透過黏膜表面接種時,抗體不僅會在血液中產生,也會在黏膜表面形成。這能增強身體預防感染的能力,因為在病原體入侵之前,就多了一道額外的抗體防線。」


牙齒與牙齦間的秘密 上皮附著組織獨特優勢


人體大部分的上皮組織,例如肺部、胃和腸道的內壁,都具有堅固的屏障,旨在防止病毒或汙垢進入血液。但上皮附著組織卻與眾不同。


上皮附著組織是一層薄薄的組織,位於牙齒和牙齦之間最深處的縫隙。它缺乏其他上皮組織所擁有的屏障功能,這使得它能釋放出免疫細胞來對抗細菌。我們在唾液以及牙齒與牙齦之間都能找到這些免疫細胞。


Gill解釋:「由於上皮附著組織比其他上皮組織更具滲透性,且屬於黏膜層,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能將疫苗導入體內,從而在全身的黏膜層中刺激增強的抗體產生。」


小鼠實驗證實有效 效果媲美鼻腔疫苗


為了驗證透過上皮附著組織接種疫苗的可行性,研究人員將疫苗塗抹在未上蠟的牙線上,然後對實驗小鼠進行牙線清潔。他們將這種方法與鼻腔接種和舌下接種進行了比較,發現用牙線接種方式能帶來最佳的免疫效果。


研究第一作者、曾是Gill博士生的Rohan Ingrole說:「我們發現,與目前口服疫苗的黃金標準(舌下接種)相比,透過上皮附著組織接種疫苗,能在黏膜表面產生遠超其上的抗體反應。這種牙線接種技術,也能提供與鼻腔接種相當的流感病毒保護力。」


Gill表示,這項發現「極具前景」,因為大多數疫苗配方都無法透過鼻腔接種,且鼻腔接種有潛在風險,可能導致疫苗進入大腦。但牙線接種則沒有這種風險。


研究團隊也發現,牙線接種方法適用於mRNA、蛋白質和滅活病毒等其他3種主要疫苗類型。在所有情況下,上皮附著組織都能產生強大的全身性與黏膜表面抗體反應。


方便、無痛且實用 牙線棒成理想載體


雖然普通的牙線對實驗小鼠來說是有效的疫苗傳遞方式,但研究人員也意識到,讓人類用手拿著沾有疫苗的牙線並不實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轉而使用牙線棒。


研究人員將帶有螢光食用色素的牙線塗在牙線棒上,並招募27名志願者。他們請志願者嘗試將色素透過牙線棒沉積到上皮附著組織中。


Ingrole說:「我們發現,大約60%的色素被沉積到牙齦袋中,這表明牙線棒可能是一種實用的上皮附著組織疫苗傳遞方法。」Gill充滿信心地說:「我們對這項研究感到樂觀,並可能在未來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儘管牙線疫苗技術在進入臨床應用前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答,但研究人員認為其優勢顯而易見。Gill指出,它易於使用,且能解決許多人對針頭的恐懼。而且這種技術的成本應該與其他疫苗傳遞技術相當。


不過,這項技術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不適用於尚未長牙的嬰幼兒。此外,研究人員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對於患有牙周病或其他口腔感染的人,這種方法是否仍然有效。


這篇名為論文已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


資料來源:ScienceDaily


這篇文章 未來不用害怕打針了!科學家研發「牙線疫苗」 取代針頭瞄準牙齦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