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8° )
氣象
2025-09-11 | 科技島

隼鳥2號樣本揭曉新發現!龍宮小行星液態水活動超過十億年


隼鳥2號樣本揭曉新發現!龍宮小行星液態水活動超過十億年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帶回的小行星龍宮(Ryugu)樣本最新研究顯示,其母體小行星表面曾有液態水流動,且時間遠比科學家過去預期的更晚,超過十億年後仍保持液態水活動。記者林育如/編譯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帶回的小行星龍宮(Ryugu)樣本最新研究顯示,其母體小行星表面曾有液態水流動,且時間遠比科學家過去預期的更晚,超過十億年後仍保持液態水活動。


[caption id="attachment_191554" align="alignnone" width="811"]
隼鳥2號樣本揭曉新發現!龍宮小行星液態水活動超過十億年
龍宮特寫。(圖/取自日本東京大學官網)[/caption]


龍宮屬於富含碳的旋轉盤狀小行星,形成於約46億年前太陽系初期,科學界長期認為這類天體的水活動僅存在於早期階段。然而,這項刊登於《Nature》期刊的最新研究,顛覆了過去的認知,顯示水在小行星母體內存在並流動的時間更長。


研究團隊透過分析龍宮樣本中鈥(Lutetium)與鉿(Hafnium)同位素的放射性衰變比率,發現母體岩石中鈥元素被液態水帶走,說明液態水在岩石內流動的時間比預期晚得多。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母體小行星曾遭遇撞擊,岩石破碎並融化了冰,促使水液滲透其內部。


東京大學科學家飯塚毅(Tsuyoshi Iizuka)指出,此發現代表富碳小行星可能攜帶比先前認為更多的水,並因此對地球早期水資源供給有重大影響。這也強化了小行星對地球原始海洋與大氣形成的重要貢獻。


延伸閱讀:

NASA揭「失蹤矽」之謎 古老棕矮星曝氣態行星大氣關鍵線索

人類太空任務大革命!智能超級仿生太空人引領火星探索未來

微隕石揭密!千萬年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竟低於現代 顛覆氣候認知

SpaceX將於9月23日發射NASA IMAP探測器 首度繪製太陽圈邊界地圖


團隊此次研究採用的龍宮樣本量僅相當於一粒米的大小,為精準分析同位素,他們開發出全新的元素分離技術與高精度檢測方法,成功偵測出微弱的液態水活動痕跡。


未來,研究人員將持續分析樣本中的磷酸鹽礦脈,以更準確地推定水流動時間,並計畫與美國NASA「OSIRIS-REx」任務帶回的小行星本努(Bennu)樣本作比較,進一步了解晚期水活動是否為小行星普遍現象。


此研究不僅改寫了小行星水活動的歷史,也為地球生命起源與宜居條件提供新線索。


資料來源:Phys.org 、ScienceAlert、 日本東京大學



這篇文章 隼鳥2號樣本揭曉新發現!龍宮小行星液態水活動超過十億年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