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諾貝爾獎得主聯手AI巨頭 要求2026年前設定AI紅線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聯合國大會這週開幕,超過200位重量級人物聯合發聲,呼籲國際社會該為AI人工智慧劃出「紅 …
聯合國大會這週開幕,超過200位重量級人物聯合發聲,呼籲國際社會該為AI人工智慧劃出「紅線」,並在2026年底前落實有執行力的規範,這群聯署者包括10位諾貝爾獎得主、兩位前國家元首、OpenAI、Google DeepMind、Anthropic的高層員工、科學家、外交官,甚至還有英國演員Stephen Fry,不過,三大AI巨頭的現任CEO這次都沒有參加連署。
他們指出,AI風險已經不是理論,包括實驗室製造致命病毒、大規模失業,甚至未來幾年人類會逐漸失去對AI的控制,聲明特別點出,有些先進AI早就會騙人、會害人,卻還被賦予更多自主權,能在真實世界做決定,這很危險,因此全球需要訂出「明確且可驗證的紅線」,才能防範AI失控,但聲明並沒具體說「紅線」該劃在哪裡,只說2026年底前這些規範要有辦法落實。
[caption id="attachment_193113" align="aligncenter" width="783"]
聯合國大會這週開幕,超過200位重量級人物聯合發聲,呼籲國際社會該為AI人工智慧劃出「紅線」,並在2026年底前落實有執行力的規範。(圖/UN)[/caption]
延伸閱讀:
美中達成架構協議!TikTok不賣演算法 改在美國授權與重訓
這不是第一次有類似倡議,去年另一份公開信就提議禁止AI自主複製、追求權力、發動網路攻擊或隱藏能力,這次連署的名單中,也有不少去年就參與過,中國AI界大咖如前百度總裁張亞勤、北京智源研究院理事長黃鐵軍也簽了名,另外,聯合國近期也宣布成立AI版的IPCC(像氣候變遷專家小組那樣),並舉辦全球AI治理對話,顯示國際社會對這議題越來越重視。
但事情沒那麼樂觀。美國政府對這種國際規範興趣缺缺,川普政府的AI行動計畫雖然說支持盟國合作,但也批評國際倡議太愛管,弄出一堆「不符合美國價值觀的文化議程」,或「被中國企業影響」。
美國參議員Ted Cruz更說,國會AI監管的重點之一是要「反制外國想管太多的企圖」,所以就算專家們大聲疾呼,短期內也很難看到具體成果。
聯合國大會前主席Csaba Kőrösi在聲明附錄中說:「人類史上是第一次遇到可能比我們更聰明的『東西』,而且再過幾年,我們就會面對它。」雖然路很難走,但這次連署已經證明,全球對AI的風險與潛力,真的開始認真看待了。
資料來源:Transformer News、UN
這篇文章 10位諾貝爾獎得主聯手AI巨頭 要求2026年前設定AI紅線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
Win10自10/14起終止更新 有何衝擊如何因應一次看
(8 小時前) -
特斯拉「Robotaxi」畫大餅?內部文件揭馬斯克言過其實
(11 小時前) -
搶全球氫能商機!工研院與德國攜手加速 氫氨發電落地
(11 小時前) -
餐飲科技新標竿!iCHEF打造AI點餐系統、助餐廳業績翻倍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