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手機上廁所 痔瘡風險飆高46%!醫師:別超過5分鐘
新科技已深刻融入我們的生活,連如廁片刻也不例外,根據《PLOS One》最新研究顯示,這項習以為常的數位習慣,「滑手機坐馬桶」竟可能大幅提高痔瘡的發生機率。
新科技已深刻融入我們的生活,連如廁片刻也不例外,根據《PLOS One》最新研究顯示,這項習以為常的數位習慣,「滑手機坐馬桶」竟可能大幅提高痔瘡的發生機率。
研究團隊針對美國波士頓貝絲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125名準備接受腸鏡檢查的成年人進行調查,參與者中,有將近三分之二坦承如廁時會滑手機。而相較不帶手機進廁所者,這群「如廁滑手機族」罹患痔瘡風險竟高出46%。
專家分析其原因,指出長時間久坐馬桶,會導致肛門與直腸靜脈壓力升高,進而容易產生痔瘡,而根據調查,超過五分鐘「上廁所」時間者,大多是因為手機陪伴,才久坐不離馬桶。
[caption id="attachment_194672"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新科技已深刻融入我們的生活,連如廁片刻也不例外,根據《PLOS One》最新研究顯示,這項習以為常的數位習慣,「滑手機坐馬桶」竟可能大幅提高痔瘡的發生機率。(圖/AI生成)[/caption]
延伸閱讀:
蘇姿丰嗆AI唱衰者「想太小」 攜手OpenAI砸數十億搶晶片霸主地位
訪問專家、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中心的胃腸道專科醫師Ernesto Gonzaga指出,手機使用者的運動量明顯低於非手機族群,暗示整體久坐與運動不足也是關鍵共犯。
本次研究補充現有醫學共識,即痔瘡主要高風險族群包括,便秘、低纖維飲食、肥胖、懷孕、久坐及不良排便習慣者,增加膳食纖維、補充水分並減少如廁時間,才是預防之道。
痔瘡在美國盛行率約5%,超過50歲成年人,甚至半數都有痔瘡困擾,隨著行動裝置普及、數位行為延伸至更多生活場景,專家呼籲年輕族群及早建立正確習慣,避免悄然增高的健康風險。
這篇文章 滑手機上廁所 痔瘡風險飆高46%!醫師:別超過5分鐘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最新科技新聞
-
午洋企業有限公司參加 2025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以廢棄紡織再生技術展現循環永續新能量
(2 小時前) -
HUAWEI三款智慧穿戴新品登場 科技創新再突破 以卓越性能與時尚設計 重塑運動健康與智慧生活極致體驗
(3 小時前) -
健康升級 樂享生活 2025 大同家電 為您打造健康生活新篇章
(4 小時前) -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10/16揭幕 啟動全球智慧永續新時代
(4 小時前) -
行動與居家娛樂新選擇!Epson「聲、光、美、色」EF系列智慧行動投影機全新上市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