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0° / 19° )
氣象
2025-01-10 | 中央社

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82%民眾認同國民法官制

國民法官新制自民國112年開始實施,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今天表示,根據2年來的調查統計,已經有超過82%比例的一般民眾,認同國民法官能讓台灣司法變得更好。

司法院、法務部及全國律師聯合會今天在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第80屆司法節學術研討會」,以「建構計畫審理制度,開展民刑事訴訟新風貌-以國民法官案件審理程序為借鑑」作為研討會的共同主題。謝銘洋在致詞時做上述表示。

謝銘洋指出,國民參與審判制度自112年元旦實施以來,突顯審、檢、辯3方合作的重要性。這項新制度的推行,有賴檢察官的細心舉證、辯護人的專業防禦,以及法院的公正審理。司法院去年公布的「國民參與審判制度成效評估報告」,就反映了3方通力合作的成果。

另外,根據2年來的調查統計,已經有超過82%比例的一般民眾,認同國民法官能讓台灣司法變得更好,雖然如此,「國民參與審判制度成效評估委員會」經過仔細評估後,仍然提出了許多具體建議,這些都是未來進一步檢討改進國民參與審判制度的重要基礎。

他表示,112年國民參與審判案件在各法院收案總數為108件,113年則增加到165件,而且自115年1月1日起,將新增加「所犯最輕本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應行國民參與審判的類型,預料將會增加更多的案件,審、檢、辯也將共同面臨更多的挑戰。

今天的研討會針對國民法官案件的計畫審理,特別是爭點及證據整理、辯護權行使與相關實務問題加以探討,對於未來國民參與審判的深化,將有非常大的助益。

謝銘洋說,司法院去年委託輔仁大學進行「律師對司法改革成效認知調查報告」,對1萬多名律師發出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律師對法官的信任比率高達83%,對於「審判獨立」滿意度更是達到87.6%。調查報告也反應了許多司法亟待改進之處,包括法官評鑑制度、開庭等候時間、法庭筆錄的製作效率與品質、偵查中及羈押案件律師的閱卷權、電腦系統穩定度不足、操作介面欠佳等問題。

謝銘洋指出,除了這些問題外,目前司法更面臨許多挑戰,也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包括憲法訴訟修法對憲法法庭的運作造成的問題,以及近年來由於打詐、保單強制執行,造成案件量暴增的問題。

他說,以全國各地方法院為例,112年新收案件總數達到364萬多件,比前一年多27萬件,而113年的新收案件總數,則更是達到了392萬多件,又比前一年多增加了28萬件,這些暴增的案件量,幾乎快壓垮了法官、書記官等司法同仁。在如此沉重的工作負擔和壓力下,甚至爆發書記官出走潮,造成人力短缺,並進而影響審判的進行以及人民的權益。

謝銘洋表示,面對這些問題與挑戰,司法院正在積極思考如何採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包括重新檢視並優化行政流程、簡化裁判書與筆錄、善用科技的輔助以提升審判的效率,並且加強與檢察官、律師與學界的溝通合作,共同來提升司法行政與司法審判的效能,以打造更有效率的司法環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