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小油坑火燒山「財損約180萬」 預估完全復原生態要1年

[周刊王CTWANT] 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小油坑區域14日上午11時許發生火警,火勢延燒約5小時才終於撲滅,雖燃毀4.5公頃芒草與少量箭竹,所幸無人員傷亡。對此,國家公園署長王成機昨(24)日說明,被燒毀的植被由於根部未壞死,評估約4個月就能長出,大概1年時間可恢復到原有的生態環境,而賠償費用初步估計為170萬元至180萬元,將待火調結果出爐後求償。
內政部昨日召開部務會報會後記者會,安排國家公園署、消防署報告「山林火災防災、救災檢討措施」。王成機表示,有關陽明山小油坑的山林火災案,燒毀的區域中,約有8成是芒草,2成為箭竹林,但植被的根部並未被燒毀,依照過往經驗,下過幾場雨後,約4個月後就會長出,大概1年時間就能恢復到原本的生態模樣。
針對求償事宜,由於山火疑似是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轄下機關設置的監測設備起火燃燒引起,目前國家實驗研究院等單位已有致歉、洽談,若鑑定結果出爐,願意負責賠償。
王成機說到,經過陽管處人員清查,步道上的繩子、部分擋土沙包、木頭柱子被燒壞,另約90枝柱子重新油漆,費用約20萬元;加上相機設備損壞約數萬元。不僅如此,後續監測起火點與周遭生態環境為期1年需要60萬元,以及空勤總隊當天出勤3小時共90萬元等,整體費用約為170萬元至180萬元。
根據《中央社》報導,消防署長蕭煥章指出,針對疑似起火的空氣品質監測儀器中的鋰電池模組與感應器,在21日已送到消防署做證物分析,預計28日鑑定完成並送回台北市,後續由當地警分局與檢察官調查,原則上會在15天內提出整體火災調查報告,最多延長至30天。
內政部則提到,為保護物種棲地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國家公園區域內已設置多項監測儀器設施,涵蓋氣象、生態調查監測、土壤檢測、災害觀測儀器及紅外線攝影機等設備,為防範因設備失修問題再次引發山林火災,國家公園署已正式函請所屬各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全面檢視與巡查監測儀器設施的安全性,並持續督導災害應變機制,定期辦理災害宣導、防救災教育訓練及演練,以精進災害應處工作。
內政部強調,後續有關山林火災的防救工作,國家公園署將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消防單位、專家學者持續合作,提升林火預警機制,辦理聯合演練與防災宣導,降低林火風險。
內政部也呼籲,防範山林火災需要全民共同努力,據統計,山林火災的成因多是人為因素,包括焚燒雜草或開墾、亂丟菸蒂、野炊取暖、掃墓、燃放爆竹、設備老舊等,只要每個人謹慎處理火源,便能避免星火燎原的災害發生;同時,唯有全民具備防災意識,才能在災害發生時能妥善應對,將災害衝擊降至最低,攜手守護台灣珍貴的自然生態資源。
延伸閱讀
最新社會新聞
-
黃呂錦茹涉「死人連署」更裁羈押禁見 裁定理由曝光
(11 分鐘前) -
林保署嘉義分署增進全民防災與廉政觀念 召開汛期前研習會
(28 分鐘前) -
黃呂錦茹羈押禁見 北院:有勾串、滅證之虞
(28 分鐘前) -
警大成立智慧科技執法研究中心 打擊新興犯罪型態
(32 分鐘前) -
製毒師假釋揪團設廠!半個月煉製2億毒品 4嫌全遭起訴
(3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