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4° / 30° )
氣象
2025-05-22 | 周刊王

教甄惡夢2/工會痛批家長介入如選妃 學者:校方不該讓老師孤立無援

教甄惡夢2/工會痛批家長介入如選妃 學者:校方不該讓老師孤立無援
北市教育局統計,113年北市懸缺教師高達1868人,其中懸缺人數最多為國小的725人。(示意圖非當事照片/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北市大安區某國小今年4月28日發生教師墜樓案,震撼社會!社群平台流傳「該校的家長不好應付」等訊息。代理教師H也向本刊爆料該校「獨有的」甄選制度,顯現該校家長權力確實不一般,竟能直接干預學校用人。全國代課暨代理教師工會理事長黃湘仙痛批學校「簡直像在選妃!」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系主任賴志峰呼籲家長和老師之間不應對立,並非所有的家長都是「恐龍家長」。

黃湘仙向本刊解釋教甄流程,「一般來說會由校方選出教學代表、行政代表、學生代表以及家長代表擔任評委來參加教甄程序,通常評審委員都不會超過5人」,因此她聽到H在該校應試過程中,需要面對9名評委時相當驚訝。

然而,在聽到評選現場竟還架設Google Meet,且讓近30名家長及退休老師參與時,黃湘仙怒指「已明顯超越合理範圍!」她表示,根據教育部「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規定,甄選過程只能由應試人員和委員參加,並痛批「讓近30位家長化身評委參與老師錄取的定奪,簡直像在選妃!非常扭曲」。


教甄惡夢2/工會痛批家長介入如選妃 學者:校方不該讓老師孤立無援
黃湘仙表示,若家長真心希望孩子好,應該相信教育人員的安排,減少過度介入,才能減少教師熱情的消耗。(圖/本刊資料照)

黃湘仙進一步指出, 3個月以下的教師甄選本來就規定不用對外公開,所以整件事情基本上是踩在灰色地帶上,她也不認同學校竟容許家長介入,痛心「代理教師已經是教育圈裡最弱勢的族群」。黃湘仙強調,若家長真心希望孩子好的話,應該要相信學校安排,減少過度介入,才能避免對教育者熱情的消耗。

黃湘仙指出,根據台北市教育局的統計,113學年度不含附設幼兒園,台北的懸缺教師數共有1868人,其中包含高職575人、國中568人、以及懸缺人數最多的國小共725人。她提醒,若這樣的處境沒有改變,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少人願意從事教職,最終被剝奪受教權的,反而是孩子。

針對代理教師H的遭遇,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系系主任賴志峰表示,「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規定:教甄現場只能有評委及應試人員參加,若H遭遇屬實,恐有法律疑慮。當本刊詢問有沒有可能Google Meet上的人員都是評委時,賴志峰明確表示不可能,「甄試評委不會有那麼多位。」


教甄惡夢2/工會痛批家長介入如選妃 學者:校方不該讓老師孤立無援
賴志峰教授表示,學校應該要能適時接住老師,讓老師知道自己並非孤立無援。(圖/翻攝臉書)

賴志峰認為,部份家長確實會比較關心孩子,若教育者遇到這種狀況,並感到難以應付時,學校應該適時地接住老師,讓老師知道自己並非孤立無援,可以向校方求援。他也認為,有時候家長的關懷反而能成為教育者的助力,「現在也有越來越多家長願意投當學校的各種志工」,並非所有的家長都是「恐龍家長」,他呼籲家長和老師之間不應對立。

本刊致電該國小與台北市教育局,校方否認此事,強調全數的委員加總僅15位,絕無場面過於盛大一事。針對在教甄現場架設Google Meet,該國小表示,若委員不克前來現場,就需要協助委員用線上的方式參與教甄,校方指評委裡面只有1位家長會代表,並沒有多位家長同時參與教甄。

北市教育局回應指出,基本上教甄的評委人數由校方設定,但若爆料人陳述若屬實,H老師的經歷確實不平常,但還是要去釐清校方為何會如此安排才能評斷。另外,定奪教師的錄取應由評委執行,若家長有介入的話,確實會有違法的疑慮,但同樣需調查以後才能評判。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