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 | 周刊王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因樺加沙颱風豪雨發生溢流,大量泥水湧入下游光復鄉。(圖/黃耀徵攝)
花蓮堰塞湖溢流釀死!地質教授慶幸1事:否則災情更嚴重

[周刊王CTWANT]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因樺加沙颱風豪雨發生溢流,大量泥水湧入下游光復鄉,造成15人不幸罹難,當地災情嚴重,至今仍尚未復原。而農業部卻強調「是溢流、不是潰堤或潰壩」,並要求媒體更正用詞,態度引發爭議。對此,多位專家學者直言,這起事件應屬於「潰壩」。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教授李錫堤指出,這次堰塞湖壩體高達200公尺,蓄水量達9100萬噸,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規模龐大且結構脆弱。在颱風帶來超過800毫米雨量下,壩體不堪沖刷,最終發生潰決。他直言:「如此大的洪水波,就是潰壩,潰壩跟潰堤意思相同。」
李錫堤強調,所幸這次主要是泥水湧入,並未伴隨大量土石崩落,加上部分村落事先撤離,否則災情會更為慘重。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表示,堰塞湖下切80米,就應定義為「潰壩」。他提醒,目前湖中仍存有超過1000萬噸水量,壩體恐出現「管湧」滲漏,若再次失守,洪峰僅需40分鐘就能抵達市區,疏散時間極為有限,政府必須嚴陣以待。
李錫堤進一步指出,台灣山勢陡峭,地震與豪雨常造成山崩形成堰塞湖,此次事件應是警鐘,政府除全力投入災後復原,更須加強全台高風險地區的調查與監測。
李錫堤建議,若遇偏遠山區,國際上已有直升機吊掛重機具進入搶修的先例,台灣也可比照辦理,以降低潛在危機。目前光復鄉仍滿目瘡痍,災民生活困難,各界呼籲放下爭議,搶在危機再度爆發前,完成必要的防範與應變措施。
延伸閱讀
最新社會新聞
-
北斗鎮衛生所暨長照衛福大樓落成啟用 0到100歲全齡照顧服務
(36 分鐘前) -
立委廖偉翔攜手「新松鹿」 捐贈物資投入花蓮救災重建
(43 分鐘前) -
京華城案 柯文哲:私下未與應曉薇聯絡何來合謀
(54 分鐘前) -
影/超思案涉詐畜產會逾6千萬北院首開庭 3人全否認犯罪
(57 分鐘前) -
影/國1高科交流道「5車追撞起火」傷亡不明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