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沉默: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警訊
藍鯨歌聲減少的生態警訊
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這個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正以一種令人擔憂的方式改變其行為:牠們正在變得沉默。根據最新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加州近海的藍鯨歌聲活動量在過去六年間下降了近四成。這一現象被科學家視為海洋生態系統在氣候危機下的求救信號。
**聲學數據揭示的驚人趨勢**
藍鯨低頻歌聲的研究與監測
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C Santa Cruz)和蒙特瑞灣水族館研究所(MBARI)合作進行。從2015年至2021年,研究團隊在加州外海部署水下聲學監測站,持續記錄藍鯨的低頻歌聲。這些歌聲通常用於求偶、社交與溝通,能夠跨越數百公里的海洋。
(圖/AI生成示意)
藍鯨歌聲頻率驟降原因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藍鯨歌聲的每日出現頻率在六年間驟降約40%。科學家指出,藍鯨的歌唱是一種高能量行為,與牠們的營養狀況和繁殖動機密切相關。當食物不足時,鯨魚會優先將能量用於覓食與維持生命,而非繁複的鳴唱。
**海洋熱浪與食物鏈崩塌**
極端海洋熱浪事件對生態影響
這一變化與一場被稱為「The Blob」的極端海洋熱浪事件高度相關。自2013年起,一股面積超過3200公里的暖水團長期滯留於東北太平洋,使海水溫度升高達4.5℃。這種異常高溫造成了大規模有害藻華,直接衝擊磷蝦族群的存續。
藍鯨覓食行為因磷蝦減少改變
磷蝦是藍鯨的主要食物來源,成年藍鯨每天可吞食達4噸磷蝦。然而,在「The Blob」期間,科學家觀測到磷蝦密度大幅減少,迫使藍鯨進行更長距離、更高成本的覓食行為,並減少其他耗能活動,包括歌唱。
**物種間的差異:座頭鯨的對照**
座頭鯨飲食多樣化影響歌聲減少程度
同一片海域內的座頭鯨並未出現同樣程度的沉默現象。研究指出,座頭鯨飲食相對多樣化,除了磷蝦,還能捕食沙丁魚、鯡魚等小型魚類。這種飲食彈性使牠們在熱浪期間更能維持能量平衡,因此歌聲的減少幅度遠低於藍鯨。
(圖/AI生成示意)
**藍鯨沉默的全球意義**
藍鯨沉默與海洋生態危機
藍鯨的沉默不僅是物種行為變化,更可能預示海洋生態的深層危機。作為頂級消費者,藍鯨透過攝食磷蝦與排泄糞便,將大量碳輸送至深海,促進海洋碳循環與全球氣候穩定。當牠們數量與活動模式被迫改變時,整個海洋碳循環系統也可能遭到干擾。
**從捕鯨危機到氣候危機**
藍鯨面臨的歷史與現代威脅
20世紀初至中期的商業捕鯨幾乎將藍鯨推向滅絕,直到20世紀80年代國際捕鯨委員會頒布商業捕鯨禁令後,全球藍鯨族群才逐漸恢復。然而,當族群復甦尚未完全達到歷史水平時,氣候變遷與海洋暖化又成為新的威脅。
**科學界的下一步行動**
藍鯨沉默研究計畫擴大監測範圍
為了更深入了解藍鯨沉默的成因與影響,研究團隊計畫擴大監測範圍,涵蓋整個太平洋沿岸,並結合衛星追蹤、無人潛航器與水下麥克風陣列,建立高精度的聲景地圖。這將有助於評估藍鯨在不同環境壓力下的行為模式。
**對人類的警示**
海洋健康指標:藍鯨的沉默
藍鯨的沉默被視為「海洋的健康指標」。當這樣的頂級生物因環境惡化而沉默,意味著海洋系統已經承受巨大壓力。這不僅是牠們的危機,更是整個地球氣候與生態安全的警訊。科學家呼籲各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中,更加重視海洋熱浪的監測與預防,並加強對漁業活動的管理,以保護磷蝦等關鍵物種的資源穩定性。
更多eNews報導
日圓甜甜價再現!今早出現「0.2019」 10萬台幣換出近50萬日圓
遭疑介入賀瓏感情?Albee打破沉默 380字回應:我沒對不起任何人
最新社會新聞
-
-
大雅民宅騎樓堆積物竄火舌3人受困 消防20分鐘滅火
(35 分鐘前) -
前榮成紙業員工涉洩密 北檢依營業秘密法起訴
(36 分鐘前) -
涉竊取銅箔製程營業祕密轉職中國 嘉檢起訴2人
(39 分鐘前) -
高雄男路倒慘遭輾斃 駕駛接小孩途中驚傳奪命意外
(4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