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教師壓力倍增!教育局長湯志民:強調「教育優先」 盼這招減少陳情量
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各項創新教育政策,家長與社會對校園議題關注度持續升高,教師面臨的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加。對此,台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今(24)日於教師研習中心受訪時坦言,老師壓力來源主要包括家長陳情、不當管教或性平、霸凌等調查案件,以及課堂內外大量行政事務,確實對現場教師造成負擔。
▲ 臺北市深化教師支持體系,每學年最高10次免費諮商服務、5大服務據點守護教師身心。(圖/教育局)
湯志民指出,台北市家長與學校距離最「近」,在陳情與監督上也更為積極,對教育品質確實有正面效果;然而若溝通失衡,也可能對教師帶來不小壓力。「有些老師本來想用教育方式處理班級事件,但家長立場不同、或問題久拖不決,就容易引發爭議。」他說,尤其一旦案件進入正式調查程序,老師還要面對律師、蒐證與繁瑣行政流程,「那對老師來說都是額外負荷。」
根據教育局統計,校園性平及霸凌案件通報後真正成立率僅約一至二成,但不成立案仍須完成調查、撰寫報告等程序,耗費大量時間。湯志民強調,市府近來推動「調和機制」,希望在正式調查前先進行協調、傾聽與溝通,目前調和成功率已達近二成,未來將持續提升,藉此減輕老師工作量。
他也重申「教育優先」的重要性,呼籲學校與家長在事件初期就多一份關心、多一些對話,避免誤會擴大。「孩子即使確定有霸凌或違規行為,也不能離開學校,我們還是要回到教育本質。」他說。
針對教師壓力,教育局除強化專業發展支持,已規劃「教師專業發展2.0版」,透過行政減量、專業社群、紓壓空間等多元措施,協助老師在校園內就能短暫休息或同儕交流紓壓。湯志民表示,明年度將擴大推動,「希望老師不只能在專業上獲得成長,也能在情緒上獲得支持。」
被問到是否有機會透過量化了解台北市教師壓力,湯志民透露,目前教育局尚未全面建置量表,但不排除委託學者進行跨縣市比較研究,掌握實際情況,作為後續政策依據,「台北市教育步調全台最快,我們走在最前面,就更需要在制度與支持之間找到平衡。」
《ENews新聞網》提醒:
勿動手,多關心,校園和樂一家親!
用愛搭起友情,用尊重禮貌表達關懷,遠離霸凌你我有責!霸凌別人,就多了一個敵人;幫忙別人,就多了一個朋友。
◆保護專線:113/110
◆反霸凌專線:1953
◆法律扶助基金會:02-412-8518
更多eNews報導
賀瓏「公開天殘遺書」掀議!友人怒揭真相 凱莉不捨5字力挺被讚爆
18億Gmail用戶注意!Google發布紅色警報:接到「1類電話」立即掛斷
最新社會新聞
-
中秋佳節將近 楊文科縣長親率隊慰勞駐竹國軍官兵
(12 分鐘前) -
康復之友用熱情展現堅韌的生命力 全國26隊800選手巨蛋大拚戰
(17 分鐘前) -
三義木雕藝術節10/10起跑 木雕之美結合山城慢活
(23 分鐘前) -
大馬村長救全村!瘋傳他被徐榛蔚痛罵照 本人公開闢謠:對我造成嚴重傷害
(27 分鐘前) -
臺東出動抓斗車、清溝車馳援 攜手花蓮投入災區環境復原
(3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