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3° )
氣象
2025-11-03 | ENews新聞網

內政部嚴查雙重身分:持中國護照者將失台灣戶籍

違規設籍中國者台灣戶籍廢止


內政部移民署近日公布最新清查結果,針對違規在中國設籍、持有中國護照或中國身分證的台灣民眾,政府已依法廢止約50人的台灣戶籍。移民署強調,凡是經通報或檢舉、查證屬實者,將依《戶籍法》第16條規定通報戶政機關廢止戶籍,喪失健保、護照、身分證等一切權益,形同不具台灣地區人民身分。



中國統戰與滲透的國安挑戰


這項行動,正與總統賴清德所提出的「五大國安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相呼應。政府視中國統戰與滲透為重大國安挑戰,內政部更強調,「戶籍制度是國家身分認定的根本」,不容模糊地帶或雙重身分存在。



明確立場:雙重身分零容忍



內政部長劉世芳談中國身分證問題


內政部長劉世芳日前於記者會中指出,若查獲國人持有中國身分證或已在中國設籍,將依法註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並同步通知外交部、移民署及戶政單位,廢止相關權益。



政府立場:不允許雙重身分


她強調:「政府立場明確,不允許同時擁有兩套身分。台灣的民主與法治建立在清楚的身分界定之上,任何假設籍、偽造居住、隱匿中國戶籍的行為,都將依法處理。」



台灣撤銷違規設籍中國戶籍案例


根據移民署資料,目前已有約50名民眾因違規設籍中國或持用中國護照,被撤銷台灣戶籍。除這些個案外,政府也持續追蹤潛在名單,包括長期往返兩岸、在中國擔任公職或取得中國公務身分者。



修法明確規範:想恢復台灣身分 須具「特殊貢獻」

(圖/AI生成示意)

內政部嚴查雙重身分:持中國護照者將失台灣戶籍




內政部修訂台灣身分恢復辦法


針對日後「想恢復台灣身分」的民眾,內政部今年8月預告修訂《在台原有戶籍大陸地區人民申請回復台灣地區人民身分許可辦法》草案,明定申請回復戶籍身分必須符合下列三種條件之一:



1. 對台灣國防安全、國際形象或社會安定有重大特殊貢獻。



2. 有助於台灣整體利益。



3. 基於人道考量。



排除條款:禁止政治宣傳者申請身份恢復


同時,草案也增訂排除條款——凡是曾為中國從事政治性宣傳或宣誓效忠中共者,不得申請回復身分,若已回復者則撤銷資格。



修法目標:明確審查標準防漏洞


陸委會表示,這項修法是為了「讓審查標準更明確,防止灰色地帶被利用」,避免有心人士一邊享受中國福利、一邊又保留台灣身分,造成制度漏洞。



1.2萬名原中國籍人士須補件 16名陸配選擇放棄台灣身分



政府要求中國籍人士補件喪失原籍證明


除了廢止台籍個案外,政府也在今年啟動另一項專案,要求約1.2萬名在台定居的原中國籍人士補件「喪失原籍證明」。



移民署辦理進度達95.1%


移民署說明,截至10月29日止,已有7835人完成繳交證明,2317人具結或申請延期,另有1388人因長期出境列冊管理,全案辦理進度達95.1%。



陸籍配偶放棄台灣身分原因分析


在這波專案中,也有16名陸籍配偶主動選擇放棄台灣身分。移民署指出,這些個案多半因個人生活或家庭因素考量,包括在中國享有社會福利、涉及財產繼承,或配偶在台離世後無居留必要等原因。



官員表示:「我們尊重個人選擇,但同時要提醒大家,放棄台灣身分意味著喪失台灣的權利與保障。」



陸委會:台灣身分「珍貴且不可被濫用」



台灣國籍恢復需建立信任基準


陸委會重申,台灣身分「不是想要就能要」。過去確有少數民眾一度放棄台灣國籍後,因政治情勢或經濟因素又想恢復台籍,政府認為必須建立社會信任基準。



台灣身分證恢復申請條件


「每一份台灣身分證的背後,代表的是國家對個人身分的信任與承認。」陸委會官員指出,若曾主動放棄台灣身分者,未來申請恢復時必須提出足以讓社會信服的正當理由,如重大貢獻或人道因素。



政府強調,除了依法嚴格審查,也將持續宣導「一國一戶籍」的重要性,避免民眾誤觸法律。



法律依據與國安背景



喪失國籍者戶籍註銷規定


依據《戶籍法》第16條,凡「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應註銷其戶籍登記」。內政部指出,領用中國護照或在中國登記戶口即屬取得他國身分證明文件,法律上認定等同「喪失我國國籍」。



中國統戰滲透與國安疑慮


這項政策亦與國安戰略密切相關。近年中國透過「同鄉會」、「台胞服務中心」及「台商協會」等方式進行統戰滲透,一些台灣民眾因工作、投資或政治因素在中國設籍。政府認為此舉不僅違法,更可能造成資訊外洩與國安疑慮。



台灣強化身分制度防範滲透


學者分析指出,台灣強化身分制度,主要是為防範假設籍、假結婚、假投資等情形成為中國滲透管道,同時確保台灣公民權益不被濫用。



社會觀察:身分與認同的兩難



身分選擇的法律與個人影響


在現實層面上,不少人認為「身分選擇」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涉及個人認同與生計考量。一些曾前往中國發展的台商坦言,持中國證件在當地生活與經商更為方便,但同時也擔心因此失去台灣身分帶來的保障。



兩岸灰色人群的管理與挑戰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指出:「這次的修法與執行展現政府對國家主權與制度完整的堅持,但也提醒社會必須關注在兩岸流動中出現的灰色人群。他們既非完全的『中國人』,也逐漸失去『台灣人』的制度歸屬,未來如何管理與關懷,是長遠挑戰。」



結語:守護身分,維護國安



內政部強化身分制度防範措施


內政部重申,身分制度是國家主權的基礎,將持續透過跨部會合作,加強查核、檢舉與宣導機制,防範雙重身分與偽裝設籍問題。



珍惜台灣身分,避免違法行為


移民署呼籲,民眾應珍惜台灣身分的法律與社會價值,切勿以為可「兩邊通吃」。任何違法行為一經查獲,都會依法廢止戶籍,並失去健保、身分證、護照等權益。


更多eNews報導
日圓甜甜價再現!今早出現「0.2019」 10萬台幣換出近50萬日圓
土城惡男當街殘殺妻子、小姨子!死者身份曝光 李進良悲痛:幫到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